华声在线11月22日讯(通讯员 周丽娟)近日,长沙市望城区长郡月亮岛第三小学组织开展了“探非遗,寻秋趣”2023年秋季劳动与实践教育活动,四年级全体师生参加。

活动中,师生们体验了沅陵劳动号子、舞龙制作和表演、油纸伞制作、剪纸作品制作、刺绣作品制作、香牌制作、陶瓷彩绘、沙画艺术。
沅陵劳动号子是湖南民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记录了沅陵人民的生活方式,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同学们一齐唱响非遗劳动号子,领略劳动魅力,传承和弘扬劳动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被视为祥瑞的象征,舞龙可以带来好运和祝福。同学们用气球进行捆扎作为龙的身体,加上龙头和龙尾,在音乐和锣鼓声中进行舞龙表演,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与合作精神。

油纸伞就像一张白纸,等待来自灵魂画手的描绘。同学们发挥想象力,在纸伞上“大显身手”,将自己脑海中五彩斑斓的画面投射在小小的油纸伞上,描绘出属于自己独特的油纸伞。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在活动中感受了剪纸所蕴含的文化历史信息,感悟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刺绣是中国民间引以为傲、独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之一。同学们在活动中探寻刺绣历史、领悟绣道文化、欣赏刺绣艺术之美,学习了基础的刺绣针法,放入干桂花做成一个具有传统特色的香囊,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获得内心的沉淀,领略针尖上的国粹。
香牌是一种不用烧薰便会散发香气的香品。课堂上,同学们了解了香牌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在参加趣味识香游戏中感悟了香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亲手制作香牌的过程中感受了工匠精神。
陶瓷彩绘作为传统陶瓷文化的分支,具有独有而旺盛的生命力。当洁白的釉面遇上五彩的画笔,瓷器上便开出了神奇的“花儿”,同学们用简单的颜色和绘画技巧,开启了一次陶瓷绘画的华丽“冒险”。
沙画极具趣味性与操作性,以其快速多变的画面和连环画式的故事演绎深受欢迎。同学们释放天性,在自由放松的探索中得到创作的灵感与创新的能力,在一抹一撒间开启秋天无限的想象。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同学们通过劳动感受秋天,将秋天的色彩、收获、故事融进非遗里,感受劳动之美,匠心之韵。
责编:彭伍妹
一审:龙晓龙
二审:卢小伟
三审:谢峰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