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通讯员 何宏光
当记分牌定格在15:13,南县实验学校气排球队员们相拥而泣时,场边那片翻涌的“实验红”助威团爆发出震天的欢呼。这决定胜负的最后一分,不仅属于场上拼搏的运动员,更属于每一个声嘶力竭的啦啦队员——是他们用呐喊,为胜利铺就了最后一级台阶。

“实验——必胜!”——声浪筑起无形长城
决赛局进行到白热化的14:13,实验学校仅一分领先。此刻,城西中学打出一记刁钻的进攻球,直扑场地死角。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看台上百余名身着红色助威服的实验学校啦啦队教师齐声呐喊:“实验实验——敢于亮剑!”
这声浪如一道无形的力量,仿佛真的在空中托住了那个即将落地的球。场上救球的周亚炬老师后来说:“那一刻,我听见了全场最响亮的呐喊,身体里突然涌出一股劲儿。”他飞身扑救,手掌擦过地板,成功将球救起。
这不是普通的加油,这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助威体系。实验学校啦啦队负责人罗艳辉透露:“我们研究了比赛节奏,在每个关键分前都会统一口号。‘敢于亮剑’专门用于挽救赛点,我们要让队员知道,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喇叭后的沙哑与执着
在整齐划一的呐喊背后,是许多不为人知的付出。担任啦啦队总指挥的罗艳辉老师,从小组赛起就带着扩音喇叭全程指挥,决赛时她的声音早已沙哑,却依然精准地带领着节奏。
“失分时喊‘实验——加油’,是用鼓励托住士气;赢球时呼‘实验集团——斗志昂扬’,是用喜悦放大信心。”罗艳辉说,“每一个口号都有它的时机和意义。”

更动人的是,这支啦啦队自成体系:前排的年轻教师负责引领新颖有力的口号,后排资深教师则用沉稳的声线稳住大局;比分落后时,大家会齐声高唱《团结就是力量》——这首历年传承的“战歌”,总能瞬间凝聚全场的信念。

那抹“实验红”——既是底色,也是锋芒
当决胜局战至12:12平,实验学校二传手欧阳佳祥在救球时单膝跪地,却奇迹般将球稳稳送出。这一刻,看台上的呐喊突然变得整齐而绵长:“实——验——必——胜!”每一个字都拖着长长的尾音,仿佛要把全部力量灌注到场内。
“我们能听见每个球落地时,看台上同步发出的叹息或欢呼。”主攻手董宇锋赛后动情地说,“当我们救起一个险球,那突然拔高的呐喊就是最好的强心剂。没有他们,我们打不出那样顽强的反击。”
颁奖仪式上,当队员们举起奖牌时,他们首先做的,是向那片“实验红”深深鞠躬。领队唐瀛说:“这个冠军,有一半属于我们的啦啦队。”
事实上,这片“实验红”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助威角色。从小组赛到决赛,他们见证了每一次胜利与失败,用永不间断的呐喊诠释着“做最好的我”如何汇聚成“最好的我们”。正如校长吴正强在总结会上所言:“我们最美的风景,不仅是领奖台上的笑容,更是看台上那永不褪色的‘实验红’。”

那片红色海洋的每一次翻涌,都是校训最生动的回响;而那决定胜负的第15分,正是由无数声呐喊共同赢下的、属于整个实验学校的荣光。
责编:谢 振 华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