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1月6日讯(通讯员 张芬)为总结、展示与推广课题研究成果,促进区域小学德育实践的深度交流与合作,近日,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感恩品质培养的小学‘诗礼乐’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组核心成员一行来到常德市武陵区赵家桥小学、龙潭庵小学、莲花池小学三所学校,开展了一场富有成效的成果交流与推广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将课题组历经深入研究与实践探索所形成的“诗礼乐”活动体系设计与实施经验,与一线兄弟学校进行分享,共同探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诗”“礼”“乐”为载体,有效培养小学生感恩品质的路径与方法,以期实现研究成果的实践转化与辐射带动效应。

交流活动中,课题组负责人简要介绍了本项目的立项背景、研究目标与核心理论框架。他指出,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小学生感恩品质的培养至关重要,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创新活动形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项目所构建的“诗礼乐”活动体系,正是试图通过古典诗词的浸润(诗)、礼仪规范的体验践行(礼),以及音乐艺术的熏陶感染(乐),三位一体,相辅相成,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知恩情、学会表达、内化品质。
除了理论阐述与经验介绍外,课题组还向三所学校郑重赠送了精心整理汇编的“研究成果材料集”。这套材料集凝聚了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心血,旨在为各校后续开展相关实践提供切实的参考与支持。
在赵家桥小学、龙潭庵小学、莲花池小学的交流现场,气氛始终热烈而融洽。各校领导及教师代表对课题组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并对课题组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一致认为,“诗礼乐”活动体系设计精巧,富有文化底蕴和时代气息,将感恩教育融入诗教、礼教、乐教之中,切入点新颖,操作性强,对于丰富学校德育载体、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交流环节,双方就活动实施中的细节、可能遇到的困难、校本化应用的策略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切磋。

此次赴三所小学的交流之行,不仅有效展示了“基于感恩品质培养的小学‘诗礼乐’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项目的实践成果,加强了课题组与一线学校的联系,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与调研过程,为课题的进一步深化研究与成果推广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它标志着该课题研究从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正式迈向成果辐射与区域影响的新阶段。课题组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认真听取各方反馈,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并期待与更多教育同仁携手,共同为培养知恩感恩、明礼乐群的新时代少年儿童贡献力量。
责编:谢 振 华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