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校园动态>正文

    嘉禾文武学校:让学生成为“非遗”传承人

    2025-11-05 16:30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谢 振 华]

    华声在线通讯员 尹振亮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每一个来到文武学校的孩子都具备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条件,最终成为‘非遗’传承人。”11月4日,笔者慕名前去嘉禾县文武学校采访,该校总教练刘焕红反复说着这样一句话。

    事实如此。10月26日,在郴州市第五届武术节开幕式上,一位英俊少年用连续三个360度后滚翻和连续两个180度侧滚翻的英姿,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这位少年叫李伦语,来自嘉禾县文武学校。在此次大赛上,该校选派46名学生参加84个项目的竞技,最终以18块金牌、14块银牌、10块铜牌的优异成绩夺得获奖总数第一名,被评为优秀组织奖。

    嘉禾县文武学校自2019年创办以来,始终秉承“弘扬中华武术,振兴民族精神;培养优良品格,打造文武全才”的办学理念。学校通过引导青少年系统学习传统体育,有效帮助其实现兴趣转移,摆脱网络游戏依赖与成长过程中的目标迷茫。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增强了身体素质,也逐步掌握了文化礼仪等多方面的一技之长,为未来生活与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嘉禾古称“禾仓堡”,千百年来习武成风,民间武术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明朝崇祯年间,刘新宇不满朝政腐败无能揭竿起义,曾在嘉禾筑堡习拳,经拳师们的博采众长,总结了一套完整的独具风格的武术体系——禾仓拳。起义失败后禾仓拳在民间广泛流传并延续至今。禾仓拳的特点是门户严密、动作紧凑,下盘稳定、重心较低,手法灵巧、拳势刚猛。主要由13套拳法和9套器械组成,拳法和器械均有相应的拳谚、歌诀。其中器械方面讲究就地取材,利用春秋大刀、单刀、双刀、长棍、长枪、铁尺、瓜锤、耙、长凳等9套器械,形成了《板凳术》中的“犀牛灌顶”、《春秋大刀》中的“白虎望路”、《木耙术》中的“老人打伞”等习武健身项目。

    2021年,禾仓拳被列为郴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被列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禾仓武术”,技艺高超,内涵丰富。目前,前来该校拜师学艺、掌握了各种技艺的有80多名学生。其中,2023年以来,通过考试拿到执业教练证的有34位,已在全国各地当武术教练或从事武术行业工作的有16位;在本校任职的有7位。

    “转变一个孩子,挽救一个家庭!让跌倒的孩子重新爬起来,勇敢地面对现实,感恩父母,回报社会。我们组织学生参加龙狮和拳术表演,就是既展示了学生的人生价值,又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说是一举两得。”该校总教练刘焕红说。打开该校的记事本,特别抢人眼球:2025年元旦,参加湖南省嘉禾县举办的全国性刀具锻造技艺“刀王”比赛;5月28日,参加全县科技展览节;9月19日至21日,参加湖南省龙狮大赛;10月26日,在郴州市第五届武术节等活动现场的展演。与此同时,该校积极配合全县性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近5年来,均以传承“非遗”为主题,参加全县的送戏下乡和各乡镇村组开展“村BA”篮球赛、新农村建设庆典等文体活动,汇报演出达35场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与赞扬。

    “禾仓拳在传承过程中十分注重习武者的个人修养,要求习武者学艺先学礼,习武先习德,主张尊师重道,扶危济困,吃苦耐劳等,我是受益终身,感恩一生。”已回福建泉州市当教练的彭作锦如是说。

    责编:谢 振 华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