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人物>正文

    李艳:薪火相传 筑梦大泽湖

    2025-11-04 17:07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责编:罗 江 龙]

    华声在线通讯员 滕小伟 陈煜

    在大泽湖的晨曦与星辉之间,总有这样一个身影:她步履匆匆,却不忘为年轻同事留下鼓励的话语;她事务繁杂,却总在学生的作业本上留下细密的批注;她家在校外四十公里,每日往返两个小时却从不抱怨,也常为了清晨七点半的早读而留宿校园。

    她在湖南师大附中大泽湖校区的主题党日活动中带头示范,用坚定的身影诠释责任担当;她在教师节游艺活动、集体生日会等场合温暖绽放,用真诚的笑容凝聚团队力量。

    她,就是高一英语备课组长李艳老师。在她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更是“附中人”精神的生动诠释——那份根植于心的责任感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与传承。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高一英语备课组长,李艳深谙此理。她的备课会,从来不是“一言堂”,而是思想的碰撞场、青年教师的成长营。她会提前一周规划好教研主题,将经典篇目与最新考情巧妙结合。在她的带领下,备课组的资料库总是充实而系统的,每一份学案都凝聚着集体智慧的精华

    她尤其关心组里年轻教师的成长。每次听课后,她从不简单地打分评等,而是拉着年轻老师坐下来,从教学环节的设计到课堂突发情况的处理,逐一细致分析。“你这个课堂导入很有新意,如果能再给学生多留半分钟思考时间,效果会更好。”这样温暖而专业的“谈心”,是她帮助年轻伙伴站稳讲台、迈向卓越的日常。

    在李艳老师十六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无疑是担任竞赛班班主任的九年。她所带的班级,是名副其实的“梦之队”。班上学生曾荣获中学生物理奥赛国际金牌。班级曾荣获“长沙市优秀班级”称号。所带高2201班,共34名学子漫步未名湖畔,静赏荷塘月色,大部分学生顺利进入985高校。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李艳老师对“理解、陪伴和鼓励”这七个字的深刻践行。她深知,对于竞赛生而言,心态比学识甚至更为重要。

    谈及所带竞赛班所取得的成功,李艳老师谦逊而坚定地将功劳归于她所处的卓越团队。她常说:“家和万事兴,团结就是力量。”

    她无比信任教练“竞赛阶段,班主任各项工作的核心一定是配合教练,无条件信任教练,因为他们慧眼识珠,有气魄有担当。”

    她充分依靠任课老师“综合冲刺阶段,我们的任课老师经验丰富,从不抱怨,先回来的先教,后回来的后教,任劳任怨。”

    她感恩校领导与家长“一个优秀竞赛班的形成,离不开校领导和年级组的大力支持,离不开所有家长的积极配合。”

    正是这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的团队哲学,形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为学子们筑起了最坚实的后盾。学校领导、任课老师经常与学生热情交流、温馨鼓劲的场景,便是这个团队坚定守护学子们的最好证明。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李艳老师始终坚定的教育信条。在她看来,所有的成绩与方法,最终都要回归到对“人”的关怀上。她用爱心浇灌成长,努力为每一个梦想保驾护航。在她眼中,大泽湖校区的学生们聪明活泼,有礼貌,很友善,很温暖,拥有青少年该有的模样。而她自己也深深热爱着这个同事相处融洽,就像一个温暖大家庭的校园环境。

    为了带领学生抓住每一天的晨光,李艳老师常常选择在前一晚住进学校的教师宿舍。这不仅仅是为了方便,更是一种姿态——一种“与学生同在”的陪伴。当清晨的铃声响起,她早已精神抖擞地站在教室门口,用微笑迎接每一个可爱的学生,用琅琅书声唤醒大泽湖的黎明。

    在她身上,“附中精神”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化作了备课时对一个语法的反复探究,化作了批改作业时一个醒目的批注符号,化作了与年轻教师交谈时一句“别怕,我当年也这样”的鼓励。她以自身的言行,默默地将“公勤仁勇”的附中基因,传递给她身边的每一个人。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李艳老师用她的坚守与热忱,完美诠释了“附中人”的深刻内涵。她就像大泽湖的一座文秀而坚固的桥梁,稳稳地连接着学校的优良传统与未来的无限可能;她也如一盏灯,不仅自己发光,更点亮了更多的灯,共同照亮学子们前行的征途。

    李艳老师用她近三十年教育生涯,完美诠释了一位“好老师”的丰富内涵:她既是教学有方的英语教师,也是深谙管理艺术的班主任,更是懂得凝聚团队的“粘合剂”。她以爱为舟,承载起学生的梦想;以信为桨,汇聚起团队的力量。她将在大泽湖这片人杰地灵的教育热土上,助力一批批学子展翅高飞,奔赴他们最渴望的星辰大海。

    责编:罗 江 龙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