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人物>正文

    从“倒数班”到“标杆班”!教师杨章彪用坚守书写山区教育奇迹

    2025-11-03 15:00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责编:罗 江 龙]

    华声在线通讯员 刘守华

    从湘桂边界的破旧校舍到革命老区的支教课堂,从接手“倒数班级”到打造“全县标杆”,十余年来,城步苗族自治县教师杨章彪始终扎根教育一线。他以赤诚之心面对艰苦环境,用责任担当破解教育难题,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人民教师的不凡答卷。

    2011・清源小学】“看着孩子的眼睛,我走不了”

    2011年盛夏,刚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的杨章彪,背着行囊来到城步苗族自治县白毛坪镇清源中心小学。这所地处湘桂边界的山村学校,70年代修建的教学楼墙皮脱落,教室里连像样的黑板擦都难找,生活用水需要到山涧去挑。

    “当天一起报到的3个年轻人,看完环境就走了2个。”杨章彪至今记得,自己站在教室门口,看到孩子们趴在破旧课桌上,睁着亮晶晶的眼睛望向他时,心里突然“揪了一下”。“这些孩子太需要有人带他们看看山外的世界了,我走不了。”​

    这一留,便是7年。在清源小学,杨章彪是“全能教师”:语文课教学时,他带着孩子们走进校园边的山野,体验生活;生活管理时,他给孩子们买来润唇膏轻轻涂抹在孩子皲裂的嘴唇上

    寒来暑往,他的脚步遍布山区的每个角落。班上有个彭的同学,因家庭贫困,两岁时母亲离家出走,父亲腿部有残疾,被同学嘲笑,连续几天未到校。他得知情况后,十分着急,放学后步行两小时至其家中,只见孩子独自蜷缩在家中,衣服脏乱,对突然来访的老师,表现得十分害怕,老师没着急说话,默默帮孩子整理衣服,像朋友一样耐心听孩子诉说,并给予鼓励和肯定,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并劝其返校,临走时留下文具和生活费。因身处大山深处,班上大部分同学都是留守儿童,所以经常徒步家访,最远一次15公里,经常帮家长分析孩子学习情况;深夜的办公室里,他的灯总是最后熄灭,批改作业、备课的身影,成了校园里最温暖的风景。“杨老师就像我们的亲人。”提起他,当地村民总忍不住称赞。

    2018-2022・红旗小学枫香学校】“岗位会变,育人初心不变”

    2018年,因工作调整,杨章彪调任城步苗族自治县红旗小学。从山村到乡镇,教学环境虽有改善,但他对教育的执着丝毫未减。接手六年级语文教学后,他发现不少学生存在“畏难情绪”,便创新教学方法:讲《竹节人》时,他让学生自制竹节人,并在课堂上体验玩竹节人的乐趣;分析古诗时,带学生到校园里观察花草,将文字与生活结合。

    “杨老师的课,我们都爱听!”学生们的评价,是对他最好的肯定。除了课堂教学,他还格外关注学困生,为每个人建立“成长档案”,记录学习短板与进步轨迹。放学后的教室里,总能看到他为学生答疑的身影,耐心得像“慢火熬粥”,一点点帮孩子找回学习信心。​

    2022年9月,杨章彪的孩子刚出生不久,正是需要父亲陪伴的时刻。当得知“九县三区革命老区支教”活动启动,他却主动向学校申请:“枫香学校条件苦,更需要老师,我去吧!”​

    来到绥宁枫香学校,他再次面对“物资短缺”的困境:学生没有课外书,他就从家里带来200多本图书;困难生交不起学费,他悄悄垫付;有孩子因家庭原因自卑寡言,他每天找其谈心,用“小故事”鼓励孩子开朗起来。支教一年间,他不仅让所带班级成绩提升20多个百分点,更用实干精神感染着同事:“杨老师总说,教育不是‘完成任务’,而是‘对得起每个孩子’。”

    2023-2024・红旗小学】“没有差班,只有不努力的老师”

    2023年支教归来,杨章彪接到了一项“硬任务”——接手红旗小学一个语文成绩全校倒数第二的毕业班。“这个班基础弱、学风散,之前换了两位老师都没起色。”同事们的提醒,没有让他退缩。​

    “每个孩子都有潜力,关键是要找到适合他们的方法。”杨章彪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逐一对接学生家长,了解家庭情况与学习习惯;随后,他根据学生成绩差异,将班级分成3个学习小组,制定“分层辅导计划”:基础薄弱的学生,从拼音、字词补起;中等生,重点训练阅读技巧;优等生,指导写作提升。​

    为了帮学生赶上进度,他牺牲了所有休息时间:清晨,提前半小时到校带学生晨读;午休时,为学困生“一对一”补课;周末,还组织学生到图书馆看书,拓展知识面。“杨老师比我们还拼,我们哪好意思不努力?”学生们的转变,从态度开始,逐渐体现在成绩上。​

    半学期后,奇迹发生:该班语文成绩从“全校倒数第二”跃升至“全校第二”;在随后的六年级语文阅读大赛中,5名学生获一、二等奖;全县素质大赛中,3人斩获一等奖。“没有差班,只有不努力的老师。”杨章彪常说的这句话,在这一刻有了最生动的注脚。​

    2024年,杨章彪继续担任六年级班主任,并主动承担学科组长职责。他带领教研组同事开展“磨课活动”,分享教学经验;组织“语文素养大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年,他所带班级语文成绩稳居全县第一,成为全县的“标杆班级”。​

    【十余载坚守】“做一盏灯,照亮孩子的求学路”

    2011年踏上讲台至今,13个春秋流转,杨章彪的足迹遍布湘西南的山区校园。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让教育的光芒照进大山深处;没有豪言壮语的誓言,却用“对得起每个孩子”的承诺,诠释着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我小时候也是山里娃,是老师帮我走出了大山。现在,我想做同样的事,帮更多孩子实现梦想。”谈及坚守的理由,杨章彪的话语朴实而真诚。如今,他教过的学生中,有人考上了大学,有人回到家乡当老师,将他传递的“教育火种”继续传递下去。​

    “杨老师就像深山里的一盏灯,不仅照亮了我们的求学路,更教会我们要做一个有温度、有担当的人。”学生们的心声,道出了他育人的真谛。​

    初心如磐,师魂永驻。在教育的漫漫长路上,杨章彪仍在前行。他说:“只要孩子们需要,我就会一直站在讲台上,做他们成长路上的‘守灯人’。”​

    责编:罗 江 龙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