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0月30日讯(通讯员 谢小花 李雨晴)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思政课学习兴趣,着力提升思政课的思想引领力、理论说服力和情感感染力,交流与共享全市优质教学经验,10月29日下午,“长沙市高中思政课引领力提升教学研讨活动”在长沙市周南中学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周南中学承办,吸引了来自全市各普通高中高一、高二年级的思政课教师齐聚一堂,共襄教研盛举。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创新课堂教学,提升思政课引领力”,旨在通过课例观摩、专家点评、经验交流与前沿专题分享等多种形式,为一线教师提供一场内容丰富、务实高效的教学研讨盛宴。

周南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朱双华指出,新时代背景下办好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她回顾了学校延续百廿的红色基因,强调周南精神始终是思政教育的源头活水。新时期,学校系统构建思政德育体系,推动校史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以有情怀的课堂育新人,是周南思政教育一以贯之的实践路径。她期待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与全市教育同仁共探思政育人新范式。
长沙市教科院副院长、中学政治教研员袁苍松表示,本次研讨活动紧扣“创新课堂教学,提升思政课引领力”主题,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他充分肯定周南中学作为百年名校在思政教育领域进行的持续探索与取得的显著成效,赞赏学校将红色基因融入思政课堂的实践智慧。面向未来,他希望全市思政教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努力打造具有长沙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的思政课。

在课例观摩中,周南中学教师栗俊楷带来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的回响》综合探究课。课堂以“求同求异法”为线索,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设计“原始部落生产生活小剧场”,生动再现平均分配制的产生过程。
课后,周南中学政治组备课组长孙碧波以《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为题进行点评,系统介绍了周南中学的“5E课堂范式”。她总结了本课的三大亮点:一是巧设“情境桥”,将“事与情”升华为“制与路”,把道理讲活;二是依托课标与时空观念搭建“思维桥”,把道理讲深;三是将评价嵌入教学全过程,把道理讲透。同时,她建议课堂需进一步优化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路径,通过深化思维、情境与交互,搭好桥梁,全面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与实效性。
经验交流环节,长沙市雅礼洋湖实验中学教师朱雄波以“如何提升高一政治课吸引力”为题分享教学策略,为教师们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的具体方法。他首先剖析当前困局:学科价值认同不足、课堂吸引力欠缺及外部环境制约。对此,他提出破局之法:通过精心设计“高中第一课”打破偏见;打造“三段四环五化”高效课堂;组织学科活动增添魅力;并将教学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汇聚集体智慧攻坚。
活动的又一高潮是课堂品质提升专题分享。宁乡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尹淼(省赛一等奖、全国展示课例获得者)以“一节省赛课例的改进历程”为题,复盘了精品思政课的打磨过程。课程致力于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相融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通过结构化活动设计,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她从情境创设、活动设计、知识生成到外观美学等方面系统优化,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推动知识由碎片走向体系,情感由体验升华为价值。她强调,这一历练历程是集体教研的结晶,展现了精益求精的教学追求。
长沙市第一中学教师潘宇翔(同为省赛一等奖、全国展示课例获得者)则带来了极具前瞻性的分享——“如何用人工智能赋能高中思政课”。他结合课例《认识调解与仲裁》,现场演示运用GenAI生成课件、图片、视频与音乐等多元教学资源,生动展现AI技术在革新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内容方面的实践路径,为思政课教学创新与效能提升提供了重要方向。
长沙市教科院中学政治教研员王青在活动总结中,围绕“如何讲好思政课”提出系列主张:提倡养成原创教学设计习惯,体验创造乐趣;探索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推动课程内容结构化与情境化,落实核心素养,并注意区分主题与大概念。他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应注重方式方法,做到“讲深”——立意深远、揭示规律,“讲透”——逻辑透彻、理例结合,“讲活”——方法灵活、贴近现实。最后勉励全体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提升专业能力,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金课。
本次研讨活动内容充实、环节紧凑,融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于一体,既传承了思政教育的优良传统,也展现出与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融合的创新视野,为长沙市高中思政课教师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习交流平台。
责编:罗 江 龙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