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程2402班班长胡昌。作为一名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这个盛夏,我背上行囊,回到熟悉的道县,开启返家乡社会实践的旅程,渴望将专业所学融入乡土实践,为乡亲们做些实实在在的事。
回首这段充实时光,我深切感受到,自己在实践中的每一步成长、每一次领悟,都离不开母校——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悉心培养与润物无声的育人成效。
初到镇上,面对全新环境与工作,内心不免有些茫然。但母校倡导的“知行合一、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励着我主动适应、积极融入。在走村串户中,我逐渐找到了方向。当我行走于田埂之上,眺望连片沃野时,脑海中关于土地规划、工程经济的理论知识瞬间被激活。我仔细观察农田布局与基础设施,思考如何优化土地利用,如何设计更经济合理的灌溉与耕作工程。第一次将抽象概念与鲜活现实对接的体验,正是母校注重“理论教学与实地感知相结合”教学理念的生动体现,是学校长期以来致力于搭建从课堂到田野桥梁的育人成果。

在实践中,我积极寻找专业实践的落脚点。我有幸跟随镇上负责工程建设的前辈,参与小型乡村工程的造价核算与监督工作。亲手丈量土地、精准核算成本、深入了解施工工艺——每一个环节,都让我将在校所学的《工程测量》《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核心课程知识运用得更加纯熟。母校不仅通过扎实的课程体系赋予我们专业的铠甲,更通过强调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让我深刻认识到工程造价工作对于保障资金效益、护航乡村建设质量的关键作用,理解了严谨与公正在这一行业的分量。我的工作也得到了镇规划建设办公室的认可。他们认为我所提出的工程造价优化建议贴合实际,在节约建设成本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肯定了我所展现出的专业基础和严谨态度。
为乡亲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让这段实践充满了温暖与意义。面对村民的诉求,无论是房屋漏雨的勘查与维修建议,还是为困难家庭解读政策、协助申请救助,抑或是帮助准大学生圆梦大学,耐心倾听、细致核实、有效协调的能力,得益于母校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下,对我们沟通能力、人文关怀与服务基层意识的持续锤炼。学校举办的各类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早已在我们心中播下了“俯下身、沉下心,为人民服务”的种子。

此外,我还积极参与防火、防溺水、安全用电等关乎生命安全的宣传活动,用通俗语言传递重要知识。看到大家认真聆听的神情,我感到自己所做的工作充满了意义。活动中,我的努力得到了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的认可。他们肯定了我所组织的安全宣传活动形式新颖、内容贴近实际,并指出这些活动受到了村民们的普遍欢迎,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与专业素养。这种面向公众、服务社区的责任担当,同样是母校“常怀公益之心,勇担社会责任”校园文化长期熏陶的结果。
这段宝贵的返乡社会实践,如同一颗饱满的种子,在我青春的土壤里深深扎根、茁壮生长。道县的热土滋养着我,而湖汽的培育则赋予我扎根土壤、向上生长的力量。学校“重基础、强实践、促融合”的育人模式,让我得以将专业所学应用于广袤乡土,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价值与不易,明白了“为人民服务”就蕴藏在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做好每一件平凡小事的坚守之中。未来,我将带着母校赋予我的专业能力、人文精神与责任担当,在更广阔的天地间继续前行,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作者/胡昌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
责编:罗 江 龙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