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0月22日讯(通讯员 颜晓娟 谢秀娟)近日,“国培计划(2025)”——市县青年骨干教师工作坊高端研修项目—小学数学(A0021-2)培训项目在湘南学院顺利开展。

湘南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邓建安,湖南省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坊主康波兰,湘南学院教授、项目首席专家骆洪才出席开班典礼,来自湖南省各市州共40名小学数学教师参与本次培训。
作为本次研修的核心力量,湖南省康波兰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以“聚焦新教材,践行‘慢点教’理念”为引领,通过讲座分享与课堂示范相结合的形式,将工作室的实践成果与教学智慧深度辐射,为参训教师带来一场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温度的专业盛宴。
理念引领:让项目化学习落地生根
工作室主持人康波兰以《“有趣的密铺”项目化实践性作业实施案例》为主题开展讲座,从“选择项目—拟定计划—开展活动—形成作品—汇报成果”的完整路径,详细拆解了项目化作业的设计逻辑与实施要点。她结合“密铺”教学实例,展示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观察入手,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协作、创意设计,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场景、传统文化深度融合,让在场教师清晰把握项目化作业“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载体”的核心要义。

工作室核心成员曾黎聚焦《核心素养立意下的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从政策依据、基本范式到操作模式,系统解读了项目式学习如何承载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她以“一滴水的诉说”等实操案例为例,强调项目式学习需立足真实情境、设计驱动性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为参培教师打开了素养导向教学的新视野。

实践探索: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在深度学习与空间观念培养领域,工作室核心成员谢秀娟以《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围绕新课标理念,系统解析了深度学习的核心内涵与实施路径。她结合“数概念的一致性”“分数乘法”“小数加减法”等典型课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如何通过知识整合、迁移与本质挖掘,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为一线教师构建深度学习课堂提供了清晰的方向与策略借鉴。

工作室核心成员颜晓娟则围绕《核心素养下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从“观察、操作、转化、想象、信息技术”五大维度,结合“多角度观察物体”“长方体展开与折叠”等经典课例,展示如何通过具象操作与抽象思维的联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表征,破解空间观念培养的教学难点。她提出的“立体—平面—立体”双向认知链,让在场教师深受启发。

案例示范:让作业设计迸发创意
工作室核心成员何志华带来《小学数学项目化实践性作业设计案例分享》,以《我是小小推荐官——七巧板》为例,生动呈现了如何将传统文化与数学知识结合,设计“结构推荐官”“文化推荐官”“DIY作品推荐官”等角色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中深化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同时培养语言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其案例中“自评—互评—师评”的多元评价方式,也为教师优化作业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课堂示范:让“慢教学”理念看得见
除理论讲座外,工作室核心成员谢敏、何小华还带来了两堂精彩的课堂示范,将“慢教学”理念融入具体教学环节。谢敏执教的《因数和倍数的整理与复习》,以问题串为引领,引导学生自主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网络,在“慢探究”中实现知识的系统化与结构化;何小华执教的《9的乘法口诀》,通过情境创设、动手操作、游戏互动,让学生在“慢体验”中理解乘法口诀的生成逻辑,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两堂课充分展现了工作室“重过程、重体验、重思维”的教学风格,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课堂范式。


辐射引领:让优质资源流动共享
本次国培研修中,康波兰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专业成长的“助推器”。工作室专家团队将多年积累的作业案例、教学设计、评价工具等优质资源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参培教师,同时通过课后研讨、小组交流等形式,与参培教师深入探讨教学困惑,精准回应实践需求。许多参训教师表示,工作室的分享“接地气、有深度、可操作,干货满满”,既解决了日常教学中的痛点问题,也为未来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直以来,康波兰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始终以“成长的摇篮、展示的舞台、辐射的中心、幸福的港湾”为定位,通过课题研究、作业开发、课例研讨、送教下乡、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持续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与共享。此次助力国培,既是工作室专业实力的展现,更是其践行“引领区域小学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使命的生动实践。
未来,工作室将继续深耕“慢教学”理念,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新路径,以更多优质成果赋能教师成长,为湖南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湖南省康波兰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康波兰老师任职于汝城县文明瑶族乡中心小学,工作室的实践成果与教学探索,也深度融入了汝城县文明瑶族乡中心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为学校数学学科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以工作室为纽带,将基层学校的教学经验与优质资源向区域内辐射延伸,助力乡村教育均衡发展。
责编:谢 振 华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