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0月21日讯(通讯员 段莉阳 杨婷)10月20日,武冈市护城河兴龙桥至蟠龙桥段,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守护者”。武冈市光明小学的少先队员们与武冈市环保协会的专业力量携手,共同开展了一场以“守护碧水,青春行动”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这既是一堂生动的生态文明实践课,也是一次“党建带队建”育人模式的生动诠释,更让“红领巾爱劳动”的旗帜在河岸一线高高飘扬。
清晨八点半,雄壮的国歌声在光明小学阶梯教室响起,全体师生肃立行礼,目光紧随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这场特别的升旗仪式,为活动赋予了庄严的起点。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曹丽君在致辞中,将护城河比作“流动的乡愁”,发出了“守护碧水,人人有责”的号召。水西门街道中心学校副校长邓烨对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要让孩子们的爱国情,在守护家乡山河的具体行动中落地生根。”国旗下的这堂思政课,成功地将红色信仰与绿色使命无缝衔接,点燃了全体参与者的行动热情。
在随后的环保宣讲环节,专业理论与童心的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武冈市环保协会秘书长吴礼卿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为同学们揭示了河流的“生命密码”与“健康奥秘”。
尤为精彩的是,志愿教师刘桑带来的一堂互动式环保理论宣讲课。她摒弃了枯燥的说教,通过生动的案例,将水资源保护的宏大命题,转化为孩子们看得懂、听得进、记得住的知识。这堂课,不仅为孩子们“装备”了巡河净滩的“理论武器”,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种子,实现了从“要我做”到“我懂了,所以我要做”的深刻转变。
在激昂的乐曲中,授旗仪式将活动推向高潮。武冈市环保协会会长彭平元将沉甸甸的“光明小学环保志愿队”队旗授予学生代表。这面旗帜的传递,是责任,是荣誉,更是“党建带队建”机制下,组织力量与社会资源的一次成功整合。
旗帜所指,行动所向。队员们化身“河小青”,在党员教师和环保志愿者的护航下,奔赴责任河段。他们手持垃圾夹,细致地清理着岸边的塑料瓶、包装袋和烟头,并严格按照课前所学进行精准分类。汗水浸湿了额发,但胸前的红领巾愈发鲜艳。2.3公里的河岸线,成为了检验理论学习成果的最佳考场,也是“红领巾爱劳动”最真实的写照。孩子们用辛勤的劳动,换来了数十袋分类清晰的“战利品”和更加洁净的河岸环境,在身体力行的劳动淬炼中,深刻体会到“劳动创造美”的真正含义。
活动在热烈的总结分享与表彰中落下帷幕,但生态文明教育的篇章远未结束。正如曹梓童同学在分享时所说:“今天我才发现,我捡起的不仅是一片垃圾,更是护城河的未来。”
此次“守护碧水”行动,成功构建了“党建引领、队建响应、社校联动、劳动育人”的立体化实践育人模式。它打通了课堂与社会的壁垒,让思政教育在山河之间拥有了最鲜活的教材。相信今日播撒的绿色种子,必将在无数稚嫩心灵的守护下茁壮成长,最终绘就武冈“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壮丽生态画卷。
责编:谢 振 华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