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通讯员 曾姣娣
10月17日,邵东市职业中专学校与湖南省醇龙箱包股份有限公司的签约仪式现场,双方代表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这不仅是简单的一纸协议,更标志着双方在新时代产业工人培养上迈出了共建共享、协同创新的实质性一步。此次合作是邵东市职业中专作为邵阳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项目试点单位的关键落子,也是职业教育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升级、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理念升维:从“收集蓝图”到“编织连接”
签约仪式前,一场关于职业教育本质的探讨奠定了合作的基础。邵东市职业中专学校党总支书记黄顺武以其参与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校长工作室研修的深刻体悟,指出职业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收集式”办学思维,转向主动构建“连接型”教育生态。
“职业教育的希望,不在我们收集了多少蓝图,而在我们编织了多少有价值的连接。”黄顺武强调。这一“连接者”思维,正推动学校与产业、技术、文化等多维要素的深度融合,实现从单一“人才输出”到校企“价值共创”的根本性转变。这一理念,也从“职教出海”的战略高度,为产业工人培养指明了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新路径。

供需契合:文化赋能产业的人才新需求
醇龙箱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刚清对“连接者”思维深表认同。他指出,在箱包行业深度融入非遗、弘扬工匠精神、推动国风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
“企业转型升级与职业教育改革都应当以经济建设与发展为根本导向。”李刚清表示,“我们要紧贴政策导向,深入挖掘非遗元素,这些都离不开与职业教育的紧密对接。我们期待与学校共同构建‘教学—生产—创新’一体化的育人机制,为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与活力。”
路径创新:四大支柱构筑协同育人平台
根据协议,双方将以“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原则,重点打造四大合作支柱,将理念转化为扎实行动。
共建实境化实习实训基地:醇龙箱包将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实习场地、设施及技术支持,配备企业导师团队,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并提供劳动保护与实习补贴,全方位保障学生权益与实习质量。
共研项目化课程教学体系:双方将借鉴“四阶递进”“虚拟仿真”等先进教学模式,共同开发基于真实生产过程的课程资源,推动项目化教学、岗位实境训练与数字化实训平台建设,系统性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共筑协同化技术创新引擎:依托企业技术需求和学校师资资源,共建“技术技能创新工作室”,围绕箱包设计、工艺改进、文化赋能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与产品研发,加速教学成果向产业创新成果的转化。
共融工匠精神与文化传承:结合醇龙箱包在非遗传承与国风创新方面的探索,学校将把工匠精神、传统文化深度融入德育与美育体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职业认同与家国情怀。
未来展望:打造可复制的“邵东经验”
此次合作,是邵东市职业中专学校贯彻落实《邵阳市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责任清单》的具体实践。它不仅是校企资源的精准对接,更是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一次理念升级与深刻变革。
未来,双方将以此次合作为起点,持续以“连接者”的主动姿态,打通学校与企业、教学与生产、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壁垒,构建开放、协同、融合的育人新生态。目标是为邵阳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培养更多“用得上、留得住、能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最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产教融合“邵东经验”,为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贡献示范性样本。
责编:谢 振 华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