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通讯员 田雅丽
为深入落实2025年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在县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桃源县第四中学(漆河镇中学)立足校情实际,于今年9月全面建成物理、化学、生物标准化实验操作考室及智慧电脑室。项目以“安全规范、实用高效、贴近教学”为建设原则,推动实验实践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注入强劲动能。
硬件升级:打造“安全、智能、人性化”实践空间
实验操作考室的建设充分体现了规范与灵活并重的理念。物理考室配备了28套标准化实验台,每套均集成了含过载保护与电压调节功能的多功能电源控制面板,当学生操作失误时,系统能自动断电并显示错误代码,有力保障了实验安全。化学考室目前设有两间,仪器齐备,可支持初中阶段所有演示与分组实验,并配备了“班班通”等电子设备,加之配套齐全的实验桌椅与储备充足的仪器室物资,为实验教学提供了坚实保障。生物考室同样设有两间,仪器设备完善,班班通配备齐全,尤其是电子显微镜数量充足、电源完备,不仅能支持教师完成演示实验,也确保了学生分组实验与创新实验的顺利开展。
智慧电脑室的建设采用实用与拓展兼顾的原则。学校共设两个实训电脑室,每个电脑室配备50台教学专用电脑,形成“双室协同”的教学布局,满足规模化教学需求。所有电脑均接入统一教学管理网络,教师可通过系统实时监控学生操作状态,一键推送课件、任务文档等教学内容,确保课堂节奏同步;在电脑内预装PS、剪映等专业剪辑软件,支持学生学习视频剪辑、图像处理等创意技能;同时搭载Python基础编程工具,可开展编程入门课程,实现“创意设计+代码学习”的多元教学覆盖。

师生反响:实践教育催生成长新气象
学生们的变化尤为显著,正从过去的“怕动手”转变为如今的“爱探究”。九年级学生小林表示:“以前觉得上实验课就是‘按步骤走’,现在能自己设计电路、改进实验方案,特别有成就感!”八年级学生小陈在电脑室学会了用Python编写“自动浇花程序”,她说:“我把程序装在奶奶家的花盆里,她再也不用担心忘记浇水了。”
教师的角色则从“教知识”转化为更全面的“育能力”。物理教师李老师感慨:“现在学生会主动追问‘为什么’,还会用实验验证猜想,课堂氛围比以前活跃多了。”信息技术教师袁老师介绍:“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技能,更学会了团队协作、问题解决,这些是课本教不会的。”
从物理考室的电路火花到电脑室的代码跃动,从化学考室的试剂反应到生物考室的细胞观察,桃源县第四中学(漆河镇中学)正以扎实的实践教育为笔,书写素质教育的新篇章。这场变革不仅让实验室成为“做中学”的课堂,更让每个孩子在这里触摸科学的温度,点亮创新的梦想。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建设的不仅是考室和电脑室,更是通往未来的桥梁——让每个乡镇孩子都能自信地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责编:谢 振 华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