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0月10日讯(通讯员 廖亚莎)“我的‘英雄纪念碑’族构件,要体现出庄严肃穆的质感”、“我要给这个‘电子月饼’刻上‘花好月圆’的字样!”近日,在湖南信息学院2022级工程造价4班的《建筑信息建模(BIM)技术应用》课堂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数字创作”正火热进行。授课教师改变以往常规的族的创建教学,巧妙地将“族的创建”这一重要知识点与浓厚的家国情怀和传统节日氛围相融合,引导学生在Revit软件中创建“英雄纪念碑”与“电子月饼”。
课堂上,同学们十分用心专注,对照参考资料思考拆分各部分,使用“拉伸、放样、旋转”等操作指令精心勾勒轮廓,遇到困难时与老师和同学相互交流创建的技巧。原本抽象复杂的“族”概念,在一个个充满情感的主题模型中,变得生动而具体。
“平时我们创建的都是家具、门窗等常规建筑构件,这次老师让我们创建‘英雄纪念碑’,感觉完全不一样。”正在设置纪念碑材质的曹美林同学说,“这不仅是一个模型,在构思和建模的过程中,我查阅了资料,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那种庄重与崇高,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学生查阅资料创建的“英雄纪念碑”
而在创建“电子月饼”的时候,课堂气氛轻松而愉悦。任课教师廖亚莎先送给同学们一块她制作的“电子月饼”,祝同学们双节快乐;再将创建“电子月饼”的技能教授给同学们,让大家结合平时生活中的月饼和所学技能制造自己的中秋祝福。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如何用拉伸、放样、旋转等命令,将虚拟的“面团”变成造型各异的月饼,并在上面“雕刻”出精美的花纹和祝福文字。
“没想到BIM建模还能这么‘好玩’!看着自己从零开始建出来的月饼模型,成就感满满,也提前感受到了中秋的节日气氛。”学生张超凡展示他作品时笑道。
部分学生制作的“电子月饼”
任课教师介绍,本次课程是学校BIM课程项目式教学的一次灵活实践。“我们一直强调以真实项目驱动教学。在双节临近的时点,选择这两个主题,既能让学生扎实掌握‘族’的自主创建与参数化控制这一重难点技能,又能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课程思政元素,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与家国情怀,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
近年来,湖南信息学院BIM课程教学团队紧密围绕“产教融合、学赛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同是BIM课程组的程花主任说到:“通过将学科竞赛项目、企业真实案例融入日常教学,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此次别开生面的课堂,正是该教学团队将技术教学与时代脉搏、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次成功探索,让学生们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建’证了属于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浪漫。”
责编:罗 江 龙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