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9月28日讯(通讯员 舒灵智 朱玮)飞檐翘角穿越山海,榫卯结构联结心灵。一场跨越国界的中国建筑美学之旅,在印度尼西亚的课堂生动上演。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管理学院行政教学党支部党员周怡安,以专业践行使命、以情怀传递温度,展现了新时代湖湘教师的师德风范。
近日,周怡安作为学校“职教出海”项目的重要成员,赴印尼万鸦老州立理工学院和印度尼西亚公共理工学院开展教学交流。她带去的《探寻中国建筑之美》课程,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技艺智慧,更将湖湘文化中“敢为人先、经世致用”的精神融入教学,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传递了中国教育的温度与深度。
师者仁心,彰显中国智慧
周怡安始终秉持“做中学、学中悟”的教学理念,创造性地将专业教育与文化传承有机融合。在日常教学中,她曾多次联合公共基础课的教师开展跨学科“双师”实践课,引导学生通过木质拼装模型复现岳麓书院、岳阳楼等经典建筑,在动手实践中理解建筑背后的文化内涵。
在印尼课堂,她延续这一教学特色,通过案例解析、动画演示和三维仿真,将复杂的榫卯结构、飞檐翘角等传统建筑元素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内容,使印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不仅掌握了建筑技艺,更深刻感受到中国古建筑中蕴含的智慧与美学。
文化使者,传播中国文化
在周怡安看来,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沟通。她将建筑视为文化载体,在专业教学中自然地融入文化解读与价值传递,让学生领略中国建筑独特的美学意蕴与匠心智慧。
课程中,她从中国古建筑的历史脉络讲起,深入浅出地解析中国建筑精巧设计背后的文化寓意与生活哲学。她注重互动交流,鼓励学生提问、动手、表达,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建立起跨文化的理解与信任。不少学生在课后表示,通过周老师的课,他们不仅学到了建筑知识,更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与兴趣。
行稳致远,铺就出海通途
面对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学生,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更是文化传播的媒介。作为参与“湖湘特色‘工程职教品牌’”建设的一员,周怡安深知,本次印尼之行不仅是专业能力的展示,更是语言能力与跨文化素养的全面考验。为真正实现有效沟通与深度教学,她在出行前坚持苦练双语能力,利用课余时间系统提升英语授课与跨文化交流水平。她从专业术语的表达,到课堂互动的话术,一步步打磨语言细节,力求在印尼课堂上实现无障碍沟通。在授课过程中,她以清晰的双语讲解结合实物演示,将中国古建筑的智慧生动展现在印尼学生面前。课后,她积极与本地教师交流教学经验,不断优化表达方式,真正实现了“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教学目标。正是这种“台下苦功”,让她能在国际讲台上从容自信,不仅以专业内容打动学生,更以流畅的双语表达展现了中国教师的专业素养。作为湖湘职教出海的一名代表,周怡安以专业能力与文化自信,展现了湖南职教人“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精神特质。
教育无界,匠心相通。周怡安的印尼之行,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教学交流,更是湖湘职业教育国际化实践的一个缩影。在“职教出海”浪潮中,越来越多像周怡安一样的湖湘教师,正以专业为舟、以文化为帆,使得“职教出海”不仅是技术的传播,更成为文化的对话、友谊的纽带,他们用行动证明,真正的教育,可以跨越山海,直抵心灵。
责编:谢 振 华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