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通讯员 彭如兴
在湘中腹地,隆回县北山镇的青山绿水间,坐落着一所宁静而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校园——梅溪小学。这里,有一位名叫肖敏的老师,她如同一棵坚韧的树扎根乡村教育,守护着孩子们的成长之路,十六年时光在变,不变的是她对教育事业深入骨髓的热爱与执着。她常说,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乡村教师,但正是这份平凡中的坚守,让她的人生绽放出了别样的光彩。
痴心一片,剪出方寸间的“大世界”
“肖老师,您看我这只蝴蝶剪得像吗?”“老师,这个‘春’字好难,您再教教我吧!”每周的剪纸兴趣课上,梅溪小学的专用教室里总是充满了孩子们稚嫩的提问和由衷的赞叹。而在这群孩子中间,手持红纸、眼含笑意的,便是肖敏。
剪纸,这门古老而精巧的民间艺术,是梅溪小学的特色课程。多年来,这门课一直由肖敏执教。有趣的是,她曾因教学任务繁重,向校领导提出不再兼任剪纸课老师的想法。但领导却坚决地拒绝了:“不行,这门课你上得最好,已经成学校的招牌了,必须继续上!”校领导看似“不近人情”的拒绝,恰恰是对她教学的最好褒奖。
在肖敏的课堂上,剪纸不仅仅是一门手艺。她还将思政教育、安全知识、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入其中。她教孩子们剪出“安全教育三字歌”的场景,还将枯燥的条文变得形象生动。一张张薄纸,在她的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变成了一扇扇窗,让山里的孩子们窥见了艺术的殿堂,也望见了更广阔的世界。
这份看似“不务正业”的痴迷,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为了备好一堂课,她常常要对着一幅复杂的窗花琢磨好几天,从构图到下剪,每一个步骤都反复练习,直到烂熟于心。她自费购买各种剪纸书籍和材料,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在她看来,既然站上了这个讲台,就要对得起孩子们的每一份期待。这份对艺术的“痴”,源于她对教育的“真”。
匠心育人,平凡岗位上的“多面手”
2012年调入梅溪小学以来,她从班主任到少先队辅导员,如今又在政教主任的岗位上忙碌,还兼任五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政教工作繁杂琐碎,责任重大。校园安全无小事,从防疫卫生到防溺水宣传,从课间巡查到应急演练,每一个环节肖敏都亲力亲为,不敢有丝毫懈怠。她制定了详尽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安全主题班会。在她的努力下,学校的安全卫生工作井井有条,多次获得上级部门的表彰,她个人也因此被评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先进个人”。
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为了让思政课“活”起来,她还将剪纸特长融入教学,带领学生创作“立德树人”主题作品;她组织“弘扬优良家风”演讲比赛,让孩子们在讲述中感悟家国情怀。凭借出色的教学设计和感染力,她在2024年的全镇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在政教主任这个岗位,肖敏干得有声有色,2020年被评为“优秀德育工作者”。当有机会调换岗位时,校领导却再次反对,“你干得很好,不能换!”这简单的话语,是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爱心浇灌,静待每一朵花的绽放
“辅导学生参加活动,费心费力,可我从不去计较得失。”这是肖敏身体力行的准则。在她看来,比赛的名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锻炼,收获自信。
每当学校或上级组织各类竞赛活动,她鼓励每一个有些胆怯却又渴望尝试的孩子站上舞台,然后便一头扎进耐心细致的辅导中。为了一个演讲动作,她会不厌其烦地示范;为了一句歌词的音准,她会陪着学生反复练唱。学生曹夕瑶在参加“童心向党”演讲比赛时一度非常紧张,肖敏一边帮她分析稿件,一边分享自己当年参加比赛的经历。在肖敏的鼓励下,曹夕瑶最终鼓起勇气,在舞台上自信地表达,并获得了镇里的小学组二等奖。手捧奖状的那一刻,孩子脸上绽放的笑容,在肖敏看来,比任何荣誉都更加珍贵。
这种“犯傻”式的付出,肖敏却义无反顾。她深知,教师的爱如同阳光雨露,需持之以恒地浇灌,方能静待满园花开。她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类荣誉证书,有自己的,也有指导学生的。从“校外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到“优秀班主任”,从指导学生在手势舞评比中获奖到讲红色故事比赛荣获特等奖,这些沉甸甸的荣誉,记录着她与学生们共同成长的点点滴滴,也见证了一位乡村教师最纯粹的教育初心。
时光荏苒,十六载光阴,肖敏还将最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乡村教育。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她只是一位日复一日坚守在平凡岗位上的普通教师。正是这份平凡的坚守,这份对艺术的“痴心”、对育人的“匠心”、对学生的“爱心”,汇聚成了她身上最不凡的光芒。
责编:黄爱民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