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校园动态>正文

    ​一场跨越百年的“追光之旅”: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这堂思政课超“燃”

    2025-09-15 09:39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责编:黄爱民]

    华声在线9月15日讯通讯员 简燕 廖源)近日,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马院”)将思政课堂搬到韶山红色圣地,为2025级本科新生打造了一场跨越百年的“追光之旅”。马院教师以“韶山之光:点亮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南奋进路’”为主题,用鲜活的讲述、沉浸式的互动,让红色精神直抵学子内心,这堂“实景思政课”既“有知”更“有味”,全程高能超“燃”。

    打破边界,让红色课堂“活”起来

    “大家此刻站立的地方,正是百年前青年毛泽东求索真理、播撒革命火种的热土!”在韶山毛泽东青年塑像广场,马院教师一开口便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沉闷。不同于教室黑板上的文字罗列,此次思政课以“实景+故事”为核心,将韶山的每一处红色地标都变成“活教材”——从毛泽东故居里“一件睡衣打73块补丁”的旧物,到韶山烈士陵园中“韶山五杰”的牺牲事迹,教师们带着学生边走边讲,用时空对话的叙事方式,把抽象的历史变成可触摸、可感知的场景。

    “以往思政课上的‘韶山精神’是课本里的关键词,今天站在毛泽东同志故居,听老师讲‘少年毛泽东问苍茫大地’的故事,突然觉得那段历史‘活’了过来!”2025级电子商务专业的李同学忍不住感慨。马院教师还精心设计了“场景还原”环节,在韶山烈士陵园,伴随着低沉的讲解,学子们仿佛亲眼看到“韶山五杰”舍小家为大家、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画面,红色基因不再是文字符号,而是融入感官的精神冲击。

    情感共鸣,让理论讲解“暖”起来

    “杨开慧同志被捕后,敌人用酷刑逼她屈服,她却坚定地说‘愿为信仰付此生’——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信仰之光!”在授课过程中,马院教师没有停留在理论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有温度的革命故事,搭建起青年学子与革命先辈的情感桥梁。当讲到新时代湖南推进“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用“奋进之光”赋能高质量发展时,教师还结合学校的软件专业特色,举例说明数字技术如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让抽象的“中国式现代化”概念变得具体可感。

    “原来‘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课本上的大道理,是杨开慧前辈用生命守护的信仰,也是我们现在能用专业知识去建设的未来!”听完讲解,2025级现代通信工程专业的张同学眼眶泛红。课堂上,马院教师还注重与学生互动,不时抛出“如果是你,在当时的环境下会如何选择”“作为现代通信工程专业学生,你能为湖南奋进做些什么”等问题,引导学子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让思政课不再是单向灌输,而是双向奔赴的情感共鸣。

    初心传承,让青春誓言“亮”起来

    “沐浴先辈荣光,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青春力量!”在毛泽东广场前,全体新生举起右拳,跟着马院教师庄严宣誓,嘹亮的誓言回荡在红色圣地,成为这堂思政课最“燃”的瞬间。此前,马院教师以“六束光”为主线,串联起少年毛泽东的“求索之光”、青年毛泽东的“开拓之光”、韶山五杰的“守护之光”、杨开慧的“坚毅之光”,再到新时代的“复兴之光”“奋进之光”,百年精神谱系的传承,让学子们的爱国情怀与理想信念彻底被点燃。

    “听完‘韶山五杰’的故事,我更明白‘青春’不仅是年龄,更是担当。我要把‘韶山之光’转化为学习动力,练就过硬本领,为湖南的高质量发展出一份力!”2025级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的王同学坚定地说。据马院直属党支部书记付睿介绍,此次“实景思政课”是学校深化思政教育改革的重点实践,通过“历史现场+情感浸润+实践体悟”的三维教学模式,让思政课既“有意义”更“有意思”。

    未来,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将持续深化“大思政课”建设,进一步推动马院与校内各二级学院协同,把红色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实践活动全过程,让更多学子在“追光”中汲取成长力量,在“发光”中践行青春使命,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培育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责编:黄爱民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