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通讯员 周扬莉 田颖 言婷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在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雷锋的叩问早已化作全校师生脚踏实地的实践行动。从校园义诊到微光计划,从田间地头到社区街道,从白发老人到留守儿童……这些带着机油味、沾着泥土香的故事,正汇聚成一幅壮丽的青春图谱,在基层大地书写着不一样的雷锋故事。
32年义务维修守护校园日常
在该校西校区的校园里,总能看到一位手提工具箱的忙碌身影。他时而在旗杆下调试电机,时而在报告厅检修线路,时而在同事家中修理家用电器。这个人就是基础教育学院副院长林芬红,今年55岁的他,已在学校工作32年,义务维修也坚持了整整32年,因此被师生们亲切地称为“校园活雷锋”。
自1992年入校起,林芬红便开启了自己的义务维修生涯。回想起第一次开展校园义务维修的场景,林芬红还历历在目。“那时刚参加工作,承接学校广播设备的建筑公司,因未按要求铺设线路,导致广播设备和功放在安装时全被烧了。”作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任教老师,林芬红在接到求助后迅速解决了这道难题。
“林老师在线路故障判断方面,堪称行家里手”,说起林芬红,同事们言辞间满是敬佩。该校不少设备因长期使用,有时会出现老化而突然引起故障,影响了学校活动的正常运作和师生使用体验。“有一次,我们在高远厅开大会时,话筒无声影响进程,林芬红一眼发现是线路搭错,几分钟就排除了故障。”林芬红解释说,因为参加过高远厅的验收,加上平时的实践积累,“这些线路的走向,就像中医搭脉一样,都印在脑子里了。”
“课堂上的林老师很严格,但是义务维修时就像邻家大哥。”该校毕业生漆志清晰地记得,在林芬红老师的言传身教下,校园里有不少师生自发加入到他的“维修小分队”一起开展义诊:从教室里的老式彩电修到现代化电子黑板,从操场主席台、旗杆电机到社区家电……为此,培养了不少学生成为电器维修技术骨干。“每次跟着他去义务维修,总会学到不少干货,也让我们把奉献精神种在了心里。”如今,漆志已是株洲时代新材研发部门的技术骨干。
除了义务维修学校的公共设施,林芬红还特别热心帮助老师们解决家用电器难题。在老校区的家属楼里,他的电话几乎成为左邻右舍拨打的维修热线,有时晚上十点还能接到求助。“省下维修费不说,更重要的是这份情谊。”老师们都是这样感慨。据统计,32 年来,林芬红为身边的同事义务维修家电上万件,累计为师生省下近十万元的维修费。
林芬红说,他有一个工具箱,里面塞满了工具,大到万用表、电烙铁,小到镊子、螺丝,甚至绝缘胶布。他把这个工具箱当成自己的“百宝箱”,一直备在小车的后备箱,这几乎成了他多年的习惯。
面对大家的赞誉,这位老教师只是憨厚一笑:“能帮大家解决问题,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社区志愿者的“十八般武艺”
“把志愿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3月的暖阳里,在石峰区井龙街道新民社区,由该校团委组织的一场特别的“民生服务大集”正火热进行。来自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的师生志愿者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将法律咨询送到居民身边,把家电维修搬到社区门前,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妥妥地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
在社区广场临时搭建的服务点,法律咨询组很受居民青睐。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谭阳希老师带领学生刚支起展台,就被拿着房产证、物业费单据的居民团团围住。“对方出具借条超过二十年没还款,有办法补救吗?”“没有业主委员会的老小区物业不作为,公共设施维修怎么办?”“外嫁女还可以回户籍地宅基地新建房屋?”……围绕物业管理权责纠纷、房产继承公证流程和老年人反诈维权等热点问题,志愿者们一边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册,一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答疑解惑。58岁的王大爷听完讲解后感慨道:“这样的志愿服务太实用了!”
广场东头的家电维修区更是人头攒动,十多台电风扇、热水壶排着队等候“问诊”。该校机器人2401班学生刘涛和同伴们一边俯身熟练地用万用表测试电路、拆卸外壳排查故障,一边叮嘱业主们日常保养电器的注意事项。李阿姨抱着修好的电风扇直竖大拇指:“这手艺比得上外面维修店的老师傅,关键还免费!”此外,家电维修组还派出了流动小分队,大家背着工具包为社区居民上门服务。
环境优化组的蓝马甲们也秒变“清洁卫士”,他们用铁夹子从社区的绿化带里清理了几大车的残枝落叶。看着焕然一新的小区,业主张大妈乐得合不拢嘴:“这些学生很勤快,连空调外机缝隙里积攒多年的烟头纸屑都捡干净了!”活动结束时,不少居民还追着问:“下次啥时候再来?”据统计,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湖汽师生累计服务群众200余人次,解决实际问题10余项。
1元微光照亮留守儿童梦
“太开心了,谢谢哥哥姐姐帮我实现心愿……”3月28日下午,荷塘区野鸭冲社区一位五年级的学生彤彤捧着崭新的美术套装,眼里闪着泪花。这个父亲早逝、母亲在服装厂打零工的小女孩,因为喜欢漫画人物,一直想拥有一套完整的画具,却因家庭困难无法实现。如今,她的心愿随着该校商务贸易学院“微光计划”的实施终于实现。
该校商务贸易学院学生支部书记、团总支书记黄慧介绍,为了给乡村留守儿童带来关爱和温暖,学院号召全院师生每人自愿捐献1元钱,用实际行动助力困境儿童与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据悉,目前已有372名商贸师生纷纷慷慨解囊,共募捐了近千元善款。一位参与捐款的学生表示:“一元钱对我们或许微不足道,但汇聚起来或许能为需要帮助的人带来很大改变。”
这场温暖行动不仅仅停留在物质援助上,志愿者们还带着精心准备的活动走进了这群留守儿童:在红色故事课堂上,10岁的小磊第一次完整听完《小兵张嘎》的革命故事;“抢椅子”游戏环节结束后,6岁的笑笑抱着志愿者不肯松手。“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容,我才懂得陪伴的真正意义。”电商2302班学生田珩雨分享了自己的内心感受。
据了解,该校商务贸易学院的“微光计划”还将继续推进,未来将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让这份温暖照亮更多人的心田。
青春足迹丈量乡村振兴路
铲土种菜、贴草皮、清理垃圾……3月16日,该校军士教育学院“青年号”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在茅太新村干得不亦乐乎。在他们的努力下,原本杂乱的道路变得干净整洁,附近的水渠也重焕新颜,村民们对此赞不绝口。
除了这次活动,该校信息工程学院还有许多入党积极分子活跃在各个乡村志愿活动中。在郴州下罗村的祠堂前,00后女孩何心如格外亮眼。作为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的入党积极分子,何心如不仅参与“乡村舞龙”活动表演,还主动承担起组织与协调工作,让这项传统文化活动展现出新的活力。她说:“参与舞龙,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更坚定了传承和发扬它的决心。”
此外,还有参与龙山社区“街道清扫,共创美好家园”活动的学生罗中义,为美化社区环境贡献力量;参加桂阳县“善润蓉城”春节慰问困难群众活动的学生王瑞玮,将温暖与关爱传递给困难群体。在湘乡市团委组织的“暖冬行动·情满旅途”活动中,学生肖望云积极为旅客提供贴心服务,成为车站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作为信息工程学院第50期入党积极分子,肖望云说:“看到返乡旅客们满意的笑容,我就感到满足与幸福。”
从茅太新村的田埂到社区广场的“维修车间”,从1元微光的爱心汇聚到三米龙头的上下翻飞……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的学子用实际行动证明:雷锋精神不是三月来四月走的季风,而是融入日常的细水长流。正如义务维修墙上横挂的那行标语——“你未必光芒万丈,但始终温暖有光”。在这场青春与温暖的“双向奔赴”里,当学雷锋成为“专业对接需求”的新常态,湖汽师生们正迸发出这个春天最动人的光芒。
责编:谢 振 华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