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通讯员 付雅嘉
在双峰县洪山殿镇中心小学二年级教室里,孩子们正围坐在崭新的课桌前,兴奋地讨论着“科学小实验”的成果。讲台前,那位笑容温暖的女教师,用七年的时光书写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她便是这所学校的灵魂人物——钟韵老师。她从偏远的片玉学校校长起步,待村小的办学条件改善后,毅然来到教学任务繁重的中心小学,将教育的火种继续播撒在这片土地上,用爱与行动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成长的晴空。
两年前,钟韵调任至洪山殿镇中心小学。拥有近50年历史的教学楼陈旧不堪、设施匮乏,孩子们挤在斑驳的课桌前读书。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凭借过往管理经验,身为总务主任的她迅速行动起来:动员校友和社会爱心人士捐助,和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校舍修缮,一切只为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安全明亮的学习空间。令人欣喜的是,2024年9月,一批崭新的课桌替代了那些“缺胳膊少腿”的老桌椅,孩子们抚摸着平整的桌面,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本,更要让孩子们全面发展。”钟韵深谙此理。她接手了学校的德育管理,每月策划丰富多彩的“成长活动周”:菜地里的“劳动实践课”,孩子们在耕种中体会“粒粒皆辛苦”;“艺术创作课程”里,孩子们用彩笔描绘家乡山水,用山野捡拾的枯枝创作手工艺品;爱心义卖会上,家长们干劲十足,小小售货员卖力推销,所得善款变成了困难学生的新文具、新书包。此外,她还组织“读书分享会”“小小辩论赛”,鼓励孩子们大胆表达。家长们惊叹:“从前孩子放学就闷头写作业,现在变得开朗自信,眼睛里都有光了!”
家访,是钟韵连接家校的“纽带”。每学期,她都会和搭班老师一起走进每个学生的家庭。一次家访中,钟韵发现五年级的小振因父母离异、家庭困难,常穿着不合身的衣服、鞋子。她当即自掏腰包为孩子购买生活、学习用品,并联系村委为其申请助学金。
钟韵常说:“教育是一场温柔的坚持,我愿做那根火柴,点燃孩子们心中的星星之火。”山高路远,但教育的星光永不熄灭。钟韵的故事,正是无数乡村教育者扎根基层、默默耕耘的缩影。她以行动证明:纵使身处偏远,只要心怀热爱,每一棵幼苗都能在教育的滋养下,破土而出,向阳而生。
在这片被群山环抱的土地上,钟韵正书写着关于希望与未来的动人诗篇。
责编:谢 振 华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