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通讯员 刘成志 李军成
近年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聚焦农业硕士数学基础薄弱、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等问题,探索并实践了以数学建模为核心的“一体两翼三维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改革缘起:破解农业硕士创新能力不足难题
自2011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以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承担起服务国家农业现代化的人才培养任务。然而,受生源结构制约,部分硕士研究生缺乏扎实的数学与建模基础,传统课程体系难以满足培养要求。面对这一难题,该校自2016年起启动教学改革,立足数学建模,探索一条以“课程—竞赛—科研”贯通的人才培养新路径。
改革举措:构建“一体两翼三维联动”模式
该模式以农业硕士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政策保障”和“本科建模成果反哺研究数学建模活动开展”为两翼,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全员参与竞赛、科研持续指导“三维联动”,逐步形成了具有示范意义的教育范式。
在课程建设方面,学校将《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纳入硕士培养方案,分设MATLAB编程基础、建模基础、实践研讨三大模块,强化论文写作与数据分析训练,突出学术诚信教育。在实践环节,推行“全员参与”考核机制,每位学生至少需参与一次建模竞赛或完成相关科研论文。在资源整合上,借助本科数学建模的成熟经验和《MATLAB语言基础》《数学建模》等省级一流课程成果,实现“本硕协同”,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改革成效:人才培养与社会影响“双丰收”
改革实施以来,学校农业硕士在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湖南省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不俗的成绩,共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23项,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同时,依托建模实践,农业硕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14篇,研究成果涵盖粮食安全、农村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


据悉,该校培养农业硕士的“一体两翼三维联动”模式成熟于2021年。该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创新与科研能力,还在省内外高校中形成了良好示范效应。
责编:谢 振 华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