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访谈>正文

    【开学季·寄语】望城区职业中专党委副书记、校长黄定:目有繁星 向光而行

    2025-09-02 12:00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谢 振 华]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晨光熹微,秋兰含香。在这个充满希望和收获的季节,我们再次相聚在望职美丽校园。我代表学校,向全体师生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对新加入望职大家庭的老师们、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这个夏天,《长安的荔枝》中那份跨越五千里的使命必达让我们感动,《南京照相馆》中流淌的温情与记忆让我们沉思。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世界。在这样的时代,同为望职人,我们更需审视教育的本质,明确成长的方向。

    为此,我想对同学们说:愿你们深耕自己,成为有“根”的人。在信息爆炸能够轻松获取知识的今天,我希望同学们不仅掌握技能,更要培养三种无比珍贵的品质:一是构建“深度联结的生命场”,而非泛泛之交的朋友圈。科技让我们“天涯若比邻”,但不应让我们“比邻若天涯”。最深刻的教育,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真诚的碰撞中——或许是实训车间里一次默契的协作,是运动场上一个无声却坚定的眼神,又或许是在蓝天下与挚友的一次倾心长谈……请珍惜这些真实的“此刻”,勇敢地向他人伸出双手,学会合作、沟通与共情。让我们共同把班级、学校建设成一个充满信任、支持与归属感的生命共同体,让每一个人都被看见、被倾听、被赋能。二是修炼“丰盈自洽的内心”,实现可持续的成长。成长是一场马拉松,真正的卓越,源于内在的稳定与丰沛。希望同学们不只关注成绩单上的数字,更在乎心灵的秩序。找到一件让你忘掉时间的热爱,坚持一项让你畅快淋漓的运动,学会与焦虑共处、与失败和解。每天留一点时间给阅读、给沉思、给大自然,勇敢去做一个内心丰盈的人,不被外界的评价所左右,也不被一时的成败所定义,而是能够持续地成长和进步。三是践行 “破界创新的行动”,而非安于现状。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停滞就意味着落后。AI最擅长提供标准答案,而人类最可贵的是提出新的问题。希望大家敢于质疑、勇于试错,不怕犯错、不畏失败,我们不必被“标准答案”定义,更不必被“别人的期待”束缚,勇敢做自己,大胆创新、创造。

    为此,我也想对老师们说:愿我们心怀灯塔,照亮有“梦”的征途。《长安的荔枝》中,李善德让我们看到:一件事哪怕再小,做到极致,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育更是如此。在这个时代,我们也许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却始终应是那个点燃火把、照亮前路的人。愿我们共勉:一是做有“送荔精神”的工匠人——真正的好课,不在于“会讲”,而在于“有底气”。底气从哪里来?从反复打磨的教案中来,从课后十分钟的反思中来,从每一次备课、听课、评课的虚心学习中而来。真正的教育匠人,不以年限自居,而以每一次“重来”的勇气衡量成长。就像剧中的李善德不惜一切只为把荔枝保鲜送达,我们也需要这种“较真”的精神,把每堂课、每个学生当回事,把“琐碎”当作最值得用心的地方。二是做有“影像温度”的引路人——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就像《南京照相馆》里那一方充满信任与温情的空间,教室也应成为学生敢于表达、不怕犯错、愿意分享的生命场域。让我们以心灵倾听心灵,用信任连接信任,捕捉学生最好的“学习状态”,见证学生绽放的“成长瞬间”。三是做有“独立思维”的创新人——我们要积极拥抱技术变革,善用科技赋能教学,但我们更要教会学生那些无法被替代的能力:批判、思辨、爱与创造。

    同学们,新学期的画卷已经铺开,画笔就在你们手中。希望你们以方向为灯,照亮前行的路;以担当为帆,鼓足奋进的劲;以信心为桨,划开破浪的勇气。在望职这片土地上收获知识、锤炼本领,成为更好的自己。

    责编:谢 振 华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