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访谈>正文

    【开学季·寄语】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校长吴伟:科学之光烛照前路 爱国之志铸就时代

    2025-09-02 10:10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谢 振 华]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在这个秋高气爽、仓廪丰实的美好时节,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热烈欢迎各位新同学和新老师加入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站在新的起点回望,我们秉持着“会呼吸、强科学、创数智”的发展方向,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奋勇前行,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科技竞赛捷报频传、学校荣膺“全国文明校园”……这一切,都镌刻着每一位奋斗者的身影。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全体师生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今天,站在新学年的起点,有两个词如同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如同血脉,澎湃在我们心间。它们就是——“爱国”与“科学”。 接下来,就让我们循着这道光芒,聆听历史的回响,见证时代的奔涌,放飞青春的梦想。

    鉴往知来,聆听历史的回响

    历史,是一位沉默而又睿智的老师。回望中国近代史,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屈辱历程。西方列强凭借工业革命锻造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我们因科技落后而饱受欺凌,山河破碎,民不聊生。

    正如暑期热映的《南京照相馆》所呈现的:老金和阿昌在暗房的显影液中艰难留存屠城铁证,没有他们,恐怕将归于无声、湮没于尘埃。而即将在9月18日上映的《731》,反映了二战期间日本731部队在中国进行的严重违反人道的实验行为。

    历史以最残酷的方式告诉我们:没有科技,我们只能以血肉之躯捍卫尊严;落后,就只能以胸口堵枪口。但只有科技而没有良知,就会沦为魔鬼的工具。科技必须向善,才是真正的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应从这些历史中汲取教训,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守护国家的安全和尊严。同时,还要明白:正确的价值观,是科技时代的罗盘;炽热的爱国心,是砥砺前行的火炬;坚定的理想信念,更是我们穿越惊涛骇浪的压舱石。唯有让知识拥有温度,让技术充满人性,让理想照耀现实,我们方能真正告慰历史,不负时代,迈向光明未来。

    创变未来,见证时代的奔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两弹一星”到“天问三号”,从戈壁滩的蘑菇云到火星采样返回的指令,一代代科学家把实验室当战壕、把公式当子弹,用科技、军事与综合实力的全面跃升,向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挺直了脊梁。

    1964年,罗布泊的巨响炸断了国外技术封锁的锁链;此后,“东风”浩荡、“巨浪”滔天、“北斗”织网、“神舟”翱翔,大国重器相继问世,铸成捍卫和平的钢铁长城。进入新时代,“天问”系列探测器连续奔赴深空,直达火星;2024—2025年,我国量子处理器迭代升级,6G研发进入关键阶段,智能高铁以毫秒级控制刷新世界速度——每一次突破,都让“落后就要挨打”成为永远的历史注脚,也让“中国智造”成为全球瞩目的新坐标。

    9月3日,我们会一起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阅兵。国之重器将集中亮相,呼啸的战机将划破长空,我们看到的,一定是国防力量的磅礴气象,是背后无数科技工作者以智慧与心血点燃的“科学之光”。正是这束光,照亮了强军征途,铸就了捍卫和平的钢铁盾牌。

    这背后,是“党育英才、国予重任”的接力,也是一所所学校默默铺就的基石。我校仅在这个暑假,科技创新就取得累累硕果:戴启迪老师带领两名学子勇夺2025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湖南赛区一等奖并直通国赛;吴万紫老师带领周子涵同学在全国信息素养大赛决赛中以绝对优势斩获最高奖项,肖荷花老师与学生发明的五个科技作品在第22届广西人工智能及机器人东盟邀请赛获优秀创意奖、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获六金……荣誉背后,是师生对科技创新的满腔热爱与无私奉献。学校也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分别授牌“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联合实验室实践学校”与“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单位”。这些金字招牌,既是国家对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肯定,也昭示着我校正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国家因科技而强,学校因使命而新。今天的少年,正沿着前辈点燃的火炬,成长为托举民族复兴的“新一代火箭”。

    志在巅峰,放飞青春的梦想

    此刻的我们,正站在时代与未来的交汇点,肩负嘱托,怀抱热望,唯有以健康的体魄、坚实的学识、创新的思维,方能不负韶华、不负使命。

    天健行稳致远。创新之途,漫长而崎岖;若无健康的身心,再宏阔的理想亦难抵达。请你们在清晨的操场上舒展筋骨,于傍晚的球场中吐纳长风;让心跳与呼吸,为大脑注入澄澈的氧分;让汗水与欢笑,为情绪点亮持久的灯盏。规律作息,均衡饮食,保持昂扬,以钢铁之体格承载星辰之志,以澄明之心境抵御风雨之袭。身心俱强,方能行稳致远,在时代的洪流中长久地释放才智与热情。

    以博学追求卓越。再宏伟的蓝图,也要靠一点一滴的知识去铺就。公式、数据和逻辑,从来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托起大国重器的基石。只有扎进书本、苦练基本功,才能从小处看见天地,从细微处把握未来。愿你们晨读的声音清朗,汇入青春向上的和声;愿你们认真的学习态度,锤炼科研所需的坚韧。让每一次思考,都跳动时代的脉搏;让每一页笔记,汇聚成复兴的力量。今天你读过的书、写下的字,就是明天守护这个国家最硬的底气。

    以天工开创未来。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从本学期起,学校将在初一、高一年级全面开设科学课程,带领你们踏入机器人、编程与人工智能的奇妙世界。愿你们在实验室中亲手搭建模型,在创客空间里将灵感变为现实;让代码成为你们新的语言,让算法赋予你们缜密的思维。每一次调试都是与未来的对话,每一次成功都闪耀着创新的火花。这不仅是一门功课,更是时代交给你们的重要使命——以今日之探索,铸就明日之辉煌。让我们以青春之智慧,勇攀科技高峰,为中华之崛起贡献创新的力量!

    “天健”“博学”“天工”不仅仅是我们学校楼宇的名字,更是学校对所有周梅人寄予的希望,让我们在周南梅溪湖中学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以“会呼吸”的生命气象焕发青春,以“强科学”的钻研精神突破边界,以“创数智”的创新能力引领未来!

    责编:谢 振 华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