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回望过去一年,麓山梅溪湖坚守“学校静心办学、教师用心育人、学生专心读书”的教育初心,在立德树人的教育征途上不断探索,不断收获。如今,麓山梅溪湖已经稳稳“立”于梅溪湖教育高地!
“立”是一个象形文字,甲骨文的“立”字,宛如一个站着的人,脚底的一横表示地面。一个人张开双腿,屹立于天地之间,这便是“立”的生动写照。在学校麓学楼和麓问楼之间,矗立着一块文化石,上面镌刻着“立己达人”四个字。这寄托着学校对麓梅学子的殷切期望,希望大家能稳稳立于天地间,成长为顶天立地的豪迈青年。
“立己达人”是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精髓,源自儒家的“仁爱”与“忠恕”思想。《论语·雍也》篇中记载,子贡向孔子请教“仁”字含义,孔子答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儒家仁学体系中,“立己”是内化于心的“克己修身”之学,“达人”则是外化于行的“推己安人”之道。“立己达人”既是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更是践行仁道的实践方法。
“立己达人”也是麓山梅溪湖校风的高度凝练,它与校训“学会生存,学会关心”相互契合、相得益彰。“立己”是针对个人成长,要求同学们实现全面发展与自我超越,这不仅意味着要追求精湛的学业,更要注重锤炼高尚的品格,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为个体未来的发展筑牢根基。“达人”则关乎人际交往与家国担当,鼓励同学们在成就自我的同时,具备同理心和使命感,主动关心帮助同学,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既要拥有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也要具备开放包容的全球视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立己”与“达人”也是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整体。“立己”是“达人”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自身站稳脚跟、修养完善,才能更好地去帮助他人、贡献社会;“达人”是“立己”的价值体现和延伸,在成就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个人的价值得以提升。这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成己成物”的和谐观,也映射了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
同学们,请看主席台左右两侧的标语,一侧是“培养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中国人”,另一侧是“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这是学校的育人目标,也是国家课程标准对立德树人的基础性规定。麓梅学子要成为“立己达人”的豪迈青年,自然离不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一基础性目标。那么,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
第一,立德以树人之本。康德曾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修身立德,首先是对道德怀有敬畏之心和追求之志,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自身言行做起,每天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不断完善自我;其次,要通过阅读经典著作,汲取古人的智慧和道德养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第二,立身以树人之基。身体健康强壮是人生幸福的起点,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提到:“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没有健康的体魄,就难以谈智慧和道德的提升。体育锻炼既在课堂,也在日常,同学们要树立一种“把运动当作生活方式”的体育观,让运动成为习惯,用运动来增体质,强体魄,促体魂,为成长成才奠基。
第三,立智以树人之才。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智力学习是知识学习的核心,而知识学习是成人成才的基础。高中生的立智,是综合素养的提升。既要注重知识的运用与实践,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要学会调节情绪和释放压力,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习中的挑战。
第四,立美以树人之灵。真正的美育,绝对不仅仅是狭义的艺术教育,不只是学习画画、唱歌、跳舞的技巧;更重要的、更根本的是,要透过艺术陶冶性情,培养理性,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要能在生活中发现美,于平凡中感受美,用智慧创造美,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人格上向善向美的转变。
第五,立行以树人之能。在人工智能时代,劳动的内涵也在被重新定义。一方面,劳动是身体力行,只有真动手才能真受教。另一方面,智能时代需要的是“创造式劳动”,同学们要在劳动中获取批判力、创新力和协作力,成为知行合一的时代新人。
同学们,“立己达人”作为学校校风,是个人成长的阶梯,更是营造和谐校园、培育时代新人的精神家园。希望每一位麓梅学子都能深刻理解并践行这一校风,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既能向内扎根,不断提升自我,照亮自己的人生;也能向外延伸,乐于帮助他人,温暖社会。最终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对世界的有用栋梁!
责编:罗 江 龙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