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通讯员 黄媛
在宜章县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第十中学,有一位教龄仅6年的教师吴巧玲,她以不服输的韧劲,在乡校走出了一条坚实的成长之路,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师的工匠精神与奉献情怀。
初入乡校 以爱为壤扎深根
2019年,吴巧玲初次踏上宜章十中的讲台,便一人扛起班主任、政教处干事与语文教师三项责任。她深知乡村教育的薄弱与乡村孩子求学的不易,尤其对留守儿童群体,更倾注了额外的关注。在她看来,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守护者,这份认知让她在初入乡校时便坚定了扎根的决心。
课堂之外,吴巧玲的身影常出现在学生身边:哪个孩子突发疾病,她会第一时间送医陪护;哪个孩子因家庭变故陷入心理困扰,她会放下手头工作耐心倾听、悉心开解。她用日复一日的琐碎关怀,填补着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空白,让孩子们在校园里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这种超越教学的付出,成为她与学生之间最坚实的情感纽带。
在教学探索的道路上,她从未懈怠。2020年郴州市“停课不停学”竞赛中,面对仅有一台旧电脑的简陋条件,她反复打磨录课内容,常常剪辑视频至深夜,最终凭借扎实的教学呈现斩获市级二等奖。同年,她结合教学实践撰写的论文获县二等奖,还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这些成绩虽微小,却如星光般照亮了她在乡村教育路上前行的方向。
磨砺匠心 以韧为翼攀高峰
2021年,工作刚满两年的吴巧玲临时替补参加宜章县第二届青教赛。由于过度依赖他人协助准备赛事,即便抽到熟悉的《记承天寺夜游》,也未能发挥出最佳水平,仅获县初赛二等奖。这次失利让她深受打击,却也让她猛然醒悟:“总指望人帮衬,永远站不稳讲台,必须自己实打实练。”此后,她将更多精力投入自我提升,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更新教育理念,同年,她获评县禁毒知识竞赛优秀个人,得到县人民政府嘉奖。2022年,她更是收获颇丰,揽下“宜章县优秀班主任”“宜章县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等四项荣誉,在乡镇中学稳稳扎下了根。
2023年第三届青教赛,原定选手因腿部不适退赛,正在忙于装修房子的吴巧玲毅然接下“替补”任务。吸取前次教训,她果断推翻旧课案,从零开始设计课堂。为让十节课各有亮点,她日夜钻研教材,查阅海量资料,反复修改教学设计。决赛抽中《一滴水经过丽江》时,她创新采用“水滴视角画旅行路线”的互动方式,让课堂充满趣味与活力,最终斩获县一等奖并闯入市赛。虽在市赛中抽中《老王》仅获三等奖,但她并未气馁,反而利用课余时间密集听课、研读《新课标》、参与教研培训,教学能力持续精进。正是凭借这份不懈努力,这一年,她成为市县两级优秀阅读引领人,带领学生拿下市级奖项,还获评县教学能手,获得县政府嘉奖。
2025年湖南省第四届青教赛启动后,吴巧玲拒绝“沿用旧课”,决心实现自我突破。备赛期间,她还肩负着两个毕业班的语文教学任务,即便身体饱受不适困扰,也没有因病耽误过一节课,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
从4月县片区赛到6月省赛的三个月里,她全身心投入备赛,因高强度备赛身形日渐消瘦,体重减轻了二十斤。发现此前教学理念未跟上《新课标》后,她彻底推翻2023年的课案,尝试将情境化教学、学科融合等新理念融入课堂。她几乎以校为家,每天仅睡四五个小时,独自完成十堂课的教学思路设计、十个教学课件与说课课件制作,甚至自学剪辑音视频、制作AI动态视频,带领学生通过唱歌、画画、写导学案等方式深化学习体验,一个课堂问题常常修改几十遍才满意。
长时间高强度工作让她饱受失眠、头晕、全身酸痛的困扰,咽痛与咳嗽更是持续不断。5月冲击市赛时,她靠喝藿香正气水麻痹咽喉疼痛坚持备赛;抽中《春望》一课时,她围绕诗眼“望”字设计教学,让学生通过联想绘画感受诗意,并借助AI技术将静态画作转为有声动态视频,最终以创新设计摘得市一等奖第一名,同时获“郴州市五一劳动奖章”“郴州市教学能手”称号。市赛结束后,她的身体彻底透支,夜里咳得无法入睡,还出现心悸、干呕症状,五月底查出病因用药后,又遭遇嗜睡、胸闷、记忆衰退等副作用。但她没有退缩,没有团队就独自承担,身体不适便靠意志力硬撑,对着空教室和镜子反复练习情绪表达,最终在省赛中捧回省级三等奖与“湖南省教学能手”证书,用极致付出诠释“匠心”。
深耕教坛 以责拓界育新篇
赛场之外,吴巧玲始终活跃在学校各项工作中。2021年任政教处副主任时,她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禁毒竞赛,助力学校获评县优秀组织奖;2021年起担任语文教研组长期间,她带领教研组深耕教学研究,助力学校在2023年青教赛中获评先进单位。
2022年担任“双减”办主任期间,她以笔为媒,撰写23篇省级通讯稿讲述“十中故事”,让乡村学校的教育实践被更多人看见。同时,她策划组织“我们的新时代”主题演讲比赛、“读好书・写好字・讲好故事”暑假主题阅读活动,均获县优秀组织奖,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为乡村孩子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2023年下期,在继续履职“双减”办主任与语文教研组长的基础上,她又新增办公室副主任职责,身兼数职仍高效统筹各项工作。2024年上期,她接任学校政教处主任,进一步统筹协调校园德育与管理事务;2024年下期转任安稳办主任至今,始终有条不紊地组织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推动禁毒、交通安全等安全工作落地见效,为校园稳定筑牢防线。
在教科研领域,吴巧玲同样持续发力。2024年,她撰写的《新课标视域下初中语文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研究》获市级优秀论文二等奖;2025年初,她的一篇论文获县评比三等奖。这些教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实践,为她在2025年湖南省第四届青教赛的十个课例的学科融合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凭借在阅读推广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她于2025年再度获评县优秀阅读引领人、县书香教师。
六载乡校耕耘,吴巧玲从初登讲台的生涩走向从容,从面对挑战的慌张变得笃定。写满批注的备课本、体重减轻二十斤的变化、一张张复查单据,都是她扎根乡村教育的珍贵印记。“教育没有终点站,每段经历都是起点。”她始终践行“把学生放在心上”的信念,未来,她将继续琢磨课堂里的门道,让每个孩子在课本里找到自己的影子,让教育的温度稳稳落在孩子们心里,以坚守与担当激励更多教育人在乡村教育的路上砥砺前行。
责编:黄爱民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