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通讯员 温思璇 廖艳菲 曹峻源
夏日微风掠过平世村,带着稻禾的清香轻拂孩子们的笑脸。7月27日,湖南信息学院管理学院“萤火流光”社会实践团的21天乡村实践之旅,在热闹的结业典礼中画上句号。这场以“萤火聚光,点亮乡途,稚心同路,共谱华章”为主题的结业典礼,不仅是21天时光的总结,更是一段温暖故事的延续——那些播撒的知识、传递的热忱、生长的希望,早已在这片土地上扎下深根。
珠泉镇副镇长李颖鹏,驻村领导刘胜、陈佳俊,平世村党支部书记欧宜智及村“两委”成员到场见证。这份郑重,是对实践团21天扎根乡村、深耕服务的肯定,更呼应着“萤火聚光”的初心——当城市青年与乡村土地相遇,碰撞出的永远是超越距离的温暖。
现场播放着一段接一段的视频,逐渐铺展开21天的珍贵记忆:国防教育课上,孩子们挺直的腰杆里,透着成长的倔强;趣味课堂中,求知的眼神里,闪烁着对世界的好奇;鹿角灵芝基地内,轻触菌菇的指尖,带着对自然的敬畏;南岳神狮非遗课堂上,跟着传承人一招一式模仿的身影,正是文化传承最生动的模样……每一帧画面,都是实践团用爱与责任写就的答卷,看得在场者眼眶悄悄发热。
平世村党支部书记欧宜智口中的“活力与改变”,正藏在孩子们的点滴成长里:课堂上,互动从拘谨变得踊跃;研学途中,视野随脚步不断开阔;脸庞上,笑容也愈发自信明朗。
这份改变的背后,是实践团21天的默默耕耘,正如副队长廖艳菲所说——“微光也能温暖角落”。队员们化身“新农人”,在稻田里躬身插秧、俯身除草;守在图书角,陪孩子们在文字世界里“扬帆远航”;更精心设计多元课程,让知识走出课本、扎根乡土。
从初见时的“他乡”,到相处后的“故乡”,这份真挚的情感,在场每个人都感同身受。
表彰环节的掌声里,藏着人民群众最真挚的认可。李颖鹏为实践团颁发“温情支教,燃梦前行”锦旗,这面锦旗承载的不仅是荣誉,更是对团队21天付出的见证——他们构建“军事素养+趣味课堂+安全教育+阅读赋能”课程体系,带孩子触摸乡村肌理,用劳作丈量土地温度,让书香飘满村落角落。当欧婷、欧昌兴等12名孩子登台领奖时,他们稚嫩脸上的自豪格外动人:这份荣誉,是对他们军事训练中咬牙坚持的嘉奖,是对趣味课堂上踊跃表现的肯定,更是对研学路上勇敢探索的见证。
当欧宜智宣布“结业典礼圆满落幕”,众人移步操场合影,镜头定格下所有笑脸。21天很短,短到仿佛初见就在昨日;21天又很长,长到足够让知识萌芽、视野开阔、温情沉淀。那些在课程中种下的种子,在劳作中体会的质朴,在书香里浸润的温暖,早已成为平世村与实践团之间拆不散的联结。
萤火会暂歇,光芒却不会熄灭。“萤火流光”的离开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孩子们会带着课堂的收获、研学的见闻继续前行,平世村的土地上会永远飘荡着知识与温情的回响。不必说再见,21天的故事早已写进时光,而属于这里的未来,才刚刚翻开新的篇章。
责编:罗 江 龙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