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校园动态>正文

    建友好城,做友善人

    2025-08-14 16:46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李慧]

    华声在线8月14日讯(通讯员 王敏)为落实“我市要成为对残疾人友好的城市、要做对残疾人最为友善的一群人”的指示要求,在这美好的时节中,我怀着一份对家乡深厚的情感、对残疾人尊重敬佩的精神,结合我市近年来不断提升的城市形象与日益增强的公民素质,特发起这份关于建设对残疾人友好的城市、培养友善公民的倡议书。我,作为一名普通的高中生,虽年纪尚轻,但心中满怀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与憧憬,渴望我们能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城市更加温馨和谐,让每一位市民都成为传递友善的使者。

    友好,是一座城市最动人的名片。回首过往,我市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更为可贵的,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人们的心灵之窗也逐渐敞开,友善之风悄然生长,在街头巷尾,我们看到了互帮互助的温情画面,在公共场所,我们感受到了礼让与尊重的文明氛围。但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建设一个真正友好的城市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持续努力和不懈追求。

    因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倡议,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与实践:

    一、从微笑开始,传递友善的力量,微笑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友好表达,无论是在晨跑的路上,还是在排队等候的队伍中,给予他人一个真诚的微笑,往往能化解陌生与疏离,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尝试每天多微笑几次,将这份温暖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二、践行“先行一步”的礼让文化,在人行道、公交车、斑马线前,总有一些需要更多时间的人,他们可能是老人,残疾人或急需赶路的赶路人,让我们主动为他们让出一条通道,一份尊重,一份理解,这不仅是对他人的友善也是对自我修养的提升,同时,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乱停乱放,也是对这座城市文明秩序的贡献。

    三、营造邻里和谐的社区氛围。邻里之间虽无血缘,却可如一家,多一份关心,少一份冷漠,多参与社区活动,多与邻居交流,共同解决社区问题,比如垃圾分类、公共设施维护等。让我们的社区成为温暖的港湾,尤其让有残疾的邻居享受其中的关爱,同时对于新搬来的邻居给予友善的问候和帮助,也是增进社区和谐的重要方式。

    四、倡导绿色环保,共筑美好家园,环境是城市的底色,也是友善的体现。我们应从自身做起,减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垃圾分类投放,参与植树造林活动,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绿意盎然,同时倡导节约粮食、水资源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让这份对地球的爱传递给每一个人。

    五:增强换位思考能力,理解他人的难处与不易,在与邻里、同事及陌生人尤其是残疾人交往时多一份耐心,少一些急躁,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当遭遇不公或误解时,先冷静沟通,而非急于反驳或报复,因为宽容与理解是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桥梁。

    最后,我想说,建设对残疾人友好的城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和坚持。正如一滴水可以汇聚成海,我们每一个人的小小努力,汇聚起来就能成就一座更加美好、和谐、温暖的城市。

    责编: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