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校园动态>正文

    春风化雨润桃李 大爱无言铸师魂——记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曾怡华

    2025-08-14 14:19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罗 江 龙]

    华声在线通讯员 彭如兴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根粉笔写春秋。在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老师,她以慈母般的关怀温暖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灵,用坚实的臂膀托举起无数青春的梦想,她就是曾怡华。这位扎根职教沃土近二十载的教育工作者,用她的一言一行诠释着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深刻内涵,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人生。

    一、春风化雨:解囊相助显真情,排忧解难润无声

    “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是生命对生命的唤醒。”这是曾怡华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担任辅导员及教师期间,她多次为生活遇到困难的学生捐款,为生病的学生垫付医疗费。曾怡华的关爱远不止于物质帮助。她创新建立“心灵驿站”辅导机制,通过“一对一”谈心等方式,成为学生们的“知心姐姐”。2009级财管专业学生小罗因人际关系矛盾产生严重心理问题,曾老师连续三个月陪她散步谈心,安排班干部关心帮助她,最终帮助她走出阴霾并顺利毕业。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她的手机24小时为学生开机,微信里保存着上千条与学生的对话记录。在学生们眼中,曾怡华老师是“学习上的严师,生活中的慈母”,她用无微不至的关怀诠释了“师者父母心”的真谛。

    二、匠心育人:创新教学结硕果,竞赛场上展锋芒

    “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与实践接轨,与时代同行。”曾怡华老师始终秉持这一教育理念,构建起“岗课赛证”融合的特色育人模式。她主持的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创新研究》等14项省、市级教学科研项目见证着她深耕教学的执着追求。在“挑战杯”、节能减排等重大赛事中,曾怡华老师带领学生屡创佳绩。2023年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她与团队成员连续一个多月开展社会调查,修改实践活动方案,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最终斩获第十五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二等奖。近五年来,她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竞赛、“挑战杯”、节能减排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等竞赛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11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这些金灿灿的奖状背后,是她无数个通宵达旦的付出。参赛学生感慨:“曾老师总能在我们思路困顿时点拨迷津,她教会我们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她主持的教育部就业育人项目开创了“思政+就业”协同育人新模式,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她的课堂既有理论高度又充满生活温度,学生们评价:“曾老师的课像春雨,不知不觉就浸润了我们的心田。”

    三、服务社会:知行合一担使命,辐射引领绽芳华

    作为娄底市文史研究会常务理事,曾怡华老师积极推动地方文化传承创新。她主持和参与省、市级社科普及基地建设,协助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等系列活动,惠及师生8000余人次。与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罗盛教纪念馆和楚怡高级工业学校新化旧址合作开发了2个省级“大思政课”优质教育资源,让地方红色资源焕发时代光彩,为湖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这些社会服务实践又反哺教学,成为鲜活的育人案例。同事评价她:“总是把学院的事当自家的事,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在交流中,曾怡华动情地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我愿做那根火柴,照亮学生前行的路。”这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她的教育初心。如今,她的学生遍布各行各业,有的成为技术能手,有的创业成功,更多的则在平凡岗位上发光发热——这或许就是对一位老师最好的回报。在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潮中,曾怡华老师正以她的实际行动,继续书写着“立德树人”的动人篇章。

    责编:罗 江 龙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