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邵阳县五峰铺镇青云初级中学教师吴晓武、彭芬香
华声在线通讯员祝军刚
在邵阳县层峦叠嶂的怀抱中,五峰铺镇青云初级中学静卧于此,宛如一枚小小的教育明珠。当晨光初露,琅琅书声便如清泉流淌于山间。吴晓武每日清晨早早到校,开始他的早读巡查。他脚步轻缓却目光如炬,教室的角角落落都一一掠过,观察学生状态,倾听那些稚嫩却专注的读书声。吴晓武身旁,他的妻子彭芬香则步履匆匆穿梭于教室之间,有时低声与某位学生细语几句,有时悄然俯身轻轻扶正一个歪斜的姿势。这一对身影,在校园里早已成为一道师生熟悉的风景——他们既是相濡以沫的伴侣,更是并肩耕耘教育沃土的同路人。夫妻二人于2023年双双获评“邵阳县优秀教师”,2024年获邵阳县人社局“嘉奖”,2025年又荣获“邵阳县优秀教研工作者”称号。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们共同托举着农村中学孩子们沉甸甸的梦想。
三尺讲台:潜心耕耘的智慧园丁
吴晓武扎根语文教学多年,深谙语文之魂在于唤醒。他常说:“语文不只是文字的组合,更是生命与情感的共鸣。”他精心设计课堂,让文本不再冰冷,而成为流淌的活水。讲授《背影》时,他巧妙引导学生思考“父亲艰难攀爬月台”一幕的深意,并鼓励学生将各自记忆深处相似的亲情瞬间书写下来。当孩子们真挚地写下自己亲人的点滴关爱时,教室里弥漫着一种无声的感动。一名学生写道:“爸爸的手满是老茧,每次摸我的脸都扎扎的,可这双手撑起了我的整个天空。”文字间涌动着朴素的深情,吴晓武深知,语文的种子已悄然在孩子们心田发芽。
在语文教学之外,吴晓武还肩负着学校督学的重要职责。他总以敏锐洞察力审视校园每一处细节,从教学常规到校园安全,无微不至。一次,他注意到某班学生情绪有些异常波动,立即与班主任深入交流,了解到是几名同学间产生了摩擦。吴晓武没有简单批评,而是耐心组织了一场特殊的“解开心结”的主题班会,引导同学们学会换位思考与真诚沟通,最终使矛盾如冰雪消融,班级氛围重归和谐融洽。
与此同时,彭芬香在英语教学的天地里同样播撒着智慧的种子。作为九年级英语备课组长,她深知中考的压力与九年级学生的特殊状态。她带领团队精心打磨每一份教案,将知识点巧妙融入生动情境。在讲授“环境保护”单元时,她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精心设计了一场“五峰铺环保提案大赛”,引导学生用所学英语词汇和句式表达对家乡环境的观察与建议。学生们热情高涨,有人设计英文环保标语,有人撰写建议信,有人绘制图文并茂的宣传海报。课堂瞬间成了思维碰撞的创意工坊,语言真正成了表达思想、关切现实的工具。正是因为有彭芬香引领,2025年她所带的九年级2205班在英语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学校平均分也稳居全县前列。
心灵牧场:春风化雨的守护者
彭芬香不仅是一位英语教师,更是一位倾注心力的班主任。她坚信教育是点燃心灯,是灵魂的唤醒。她习惯在办公桌抽屉里放着一个“心语本”,鼓励学生随时写下自己的困惑、烦恼或秘密。每一个字迹,她都视若珍宝,认真阅读,然后寻找合适的时机给予回应。一个内向的女生在“心语本”上倾诉了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产生的自卑和辍学念头。彭芬香没有当众提及,而是连续多天放学后以顺路为由,陪这个女生走一段回家的山路。在路上,彭芬香分享自己少年时代克服困难的经历,轻柔而坚定地告诉女孩:“知识是改变命运最可靠的阶梯,老师永远是你身后的坚强力量。” 彭芬香还悄悄联系学校争取了补助,并帮她找到一份合适的勤工俭学机会。女孩紧蹙的眉头终于舒展,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师者仁心,彭芬香用行动诠释了何为“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吴晓武虽不担任班主任,但他对学生的关爱同样渗透在日常的每一个角落。他深知农村孩子成长的不易,总会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有个学生沉迷网络,成绩一落千丈,父母焦急又无奈。吴晓武利用课余时间多次家访,耐心与孩子交流,了解其内心世界。他深知空洞说教于事无补,便特意挑选了几本情节引人入胜的文学名著送给学生,约定一起探讨书中人物命运。渐渐地,虚拟世界的吸引力被真实阅读的乐趣取代,那个迷途的少年终于找回了方向。吴晓武深信:“教育是等待的艺术,更是唤醒的智慧。每一个迷途的孩子心中都有一簇等待被点燃的火苗,老师要做的,是找到那根引信。”
双肩挑担:爱与责任的平衡术
既是同行,又是夫妻,吴晓武和彭芬香在事业上相互扶持,但生活与工作的双重角色亦常需艰难平衡。尤其彭芬香身为毕业班班主任和备课组长,九年级冲刺阶段工作千头万绪,压力如山。多少个深夜,当彭芬香还在伏案批改试卷或精心准备第二天的教研活动时,吴晓武会默默为她泡上一杯暖茶,轻轻放在桌角;家中幼子生病哭闹,吴晓武常常主动承担起照顾的责任,让彭芬香能稍得喘息,专注于毕业班繁杂的事务。夫妻间无需过多言语,一个眼神、一杯热茶、一次分担,便足以传递理解与支撑的千钧力量。
在家庭中,他们既为人父母,也为人子女。彭芬香母亲曾因病需住院治疗,那段时间,夫妻俩的生活节奏紧张得如同绷紧的弦。吴晓武主动承担了更多的学校督导事务,让彭芬香能抽身照顾母亲;彭芬香在母亲病情稳定后,又立刻回到学校,常常是医院学校两头奔波,疲惫却毫无怨言。生活的重担并未压垮他们,反而锻造了他们相互扶持、共渡难关的韧性。他们深知,对家庭的责任与对教育事业的忠诚,犹如天平的两端,都需要用心去呵护和平衡。
青山见证:初心不渝的守望者
岁月流转,这对教育伴侣在青云初级中学的三尺讲台上,已默默耕耘了近二十个春秋。他们送走了一届又一届毕业生,看着那些山里的雏鹰带着知识赋予的羽翼,飞向更广阔的天地。一位已在大城市工作的学生寄来明信片:“吴老师、彭老师,是你们让我明白,山外的世界很大,而走出大山的勇气和钥匙,就在书本里,在老师的目光中。” 这朴实的话语,是对他们坚守价值最温暖的注脚。
在五峰铺镇群山的注视之下,吴晓武和彭芬香的身影日复一日地出现在校园各处。他们虽无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以涓滴不息的坚持与奉献,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凡的教育篇章。他们如两棵并肩而立的树,将根深深扎进乡村教育的土壤,用爱与智慧为一代代山里娃撑起一片知识的绿荫。
教育的路途从来不是孤军奋战,这一对夫妻教师以爱为舟,以责任为桨,共同划动在育人的河流之上。那些教室里专注的眼神、那些被点亮的求知心灯、那些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身影,都是他们生命价值最嘹亮的回声。当琅琅书声再次回荡在青云中学校园,便是一曲对这对教育守望者最真挚的礼赞——青山依旧,初心如磐,他们用一生的时光,讲述着乡村中学教育最动人的故事。
责编:罗 江 龙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