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通讯员 李勇
在宜章县岩泉镇的教育版图上,有这样一位深耕者:2018年通过社会招聘踏上讲台,六年间从偏远村小的“一校之长”到中心小学的骨干教师,再到教研管理岗位的中坚力量,他用脚步丈量教育土地,用智慧浇灌学生成长,书写了一段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奋进篇章。

临危受命,在村小书写“逆袭”故事
2018年9月,刚通过社招进入岩泉镇教育系统的杨凯临危受命,出任东河小学校长并兼任二年级语文、数学教师。彼时的东河小学,不仅硬件设施薄弱,而他接手的二年级更是全镇闻名的“后进班”。
“校长既要管全校大小事,又要带最难的班,这担子太重了。”当时的同事这样评价。但他却一头扎进工作:清晨巡校排查安全隐患,白天在课堂上把数学公式变成“分糖果游戏”,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放学后,他留下学困生逐个辅导,周末骑着电动车走遍12个自然村家访,摸清每个孩子的学习痛点。“记得有个孩子总逃课,我去家访才发现他要帮家里放牛,后来每天早上接他来校,放学后再送他回家,慢慢把他拉回课堂。”他回忆道。
两年汗水浇灌出硕果:该班数学平均分从52分提升至89分,语文从48分跃升至85分,两门学科均稳定在全镇前三名,创造了当地教育界的“逆袭”佳话。而他主导修缮的学校围墙、新增的图书角,也让东河小学焕发新生。
回归课堂,用热爱点燃学生心灵
2021年,因工作调整,杨凯调任岩泉镇中心小学,担任五年级语文教师。从管理岗回归纯粹的教学,他把更多精力放在“让语文活起来”上:带学生在操场观察落叶写散文;把《将相和》改编成辩论赛;建立“班级读书会”,让学生轮流当“小老师”。
“他的语文课从不上纲上线,却让我们爱上了文字。”毕业生小林说,自己曾是“作文困难户”,是老师鼓励他把漫画改成故事,最终拿下县级征文奖。两年间,他带的班级语文成绩稳居全镇前列,更收获了学生的真心拥戴——毕业那天,孩子们自制的“老师语录手册”里,写满了“您让我们知道语文不止在课本里”的真诚告白。
勇挑重担,在管理岗续写教育情怀
2023年起,杨凯先后担任教务处副主任、教研室主任。角色转变中,他的教育视野愈发宽广。在教务处时,他牵头设计的“分层作业清单”,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跳一跳够得着”,被全镇学校借鉴;任教研室主任后,他聚焦新课标落地,组织编写的《岩泉民俗语文读本》,让本土故事走进课堂。
“他总说‘好教育是磨出来的’。”青年教师小王说,在他主导的“每周教研日”里,从备课细节到课堂互动,每次研讨都干货满满。如今,由他推动的“校际教研共同体”已让全镇6所小学共享优质资源,带动3所薄弱学校教学质量提升。
从东河小学的泥土操场到中心小学的教研会议室,七年教育路,杨凯始终站在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的交汇处。正如他常说的:“乡镇教育没有捷径,唯有把心沉下去,把脚扎进去,才能开出希望的花。”在岩泉镇的教育沃土上,这份坚守仍在继续。
责编:谢 振 华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