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通讯员 邝森玉
“把娃放谷老师班上,我们在外面打工放心!”这句带着乡音的信赖,是90后教师谷玉霞九年乡村教育最动人的注脚。从乡土走出的公费师范生,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回到讲台,她以爱为墨,以专业为笔,在赤石乡的山水间写下温暖的教育诗篇。
归乡执教 用爱焐热褶皱的童心
2017年,从城里跟班学习归来的谷玉霞面对的是一群被成长烦恼困住的孩子:留守儿童攥着褪色的照片沉默,单亲家庭的孩子藏起渴望,还有腿脚不便的小波,连握笔都像举着千斤重。她把宿舍的灯拧亮到深夜,课下听孩子讲心事,宿舍里缝补磨破的衣角,周末骑着电动车碾过田埂家访,笔记本上记着谁爱吃酸梅、谁怕打雷。
小波成了她掌心的暖流。从四年级到六年级,她用积木搭出算术世界,用图片铺就识字小路,编儿歌帮他记住日月星辰。四年后,那个曾蜷缩在角落的孩子,会背古诗、讲故事,成了学校的“礼仪之星”,总举着不太灵活的手说“我来”。毕业那天,小波妈妈红着眼眶:“谷老师,您让这娃笑出了声,比啥都金贵!”她带的班级,成绩拔尖,孩子们提起班级时,眼里总闪着光。
深耕教学 让每个生命绽放光彩
谷玉霞的课堂总飘着乡土的芬芳。语文课时,她把脐橙园搬进课文,让孩子们触摸果皮的纹路;绘画课上,她握着孩子的手勾勒山形,让曾不敢下笔的孩子拿下市级奖项;阅读时光,草地是课堂,树荫是屋檐,孩子们捧着书读,声音惊起了雀儿。
离异家庭的小娟曾裹着沉默的壳,冬天总咳得厉害。谷玉霞的药箱里常备着止咳糖浆,发现她画的野花格外动人,便在教室墙上开辟“画廊”。四年间,画笔成了她的翅膀,年年摘得县级奖项,成绩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尖。小娟爷爷颤巍巍道谢:“谷老师,您把娃的心窍打开了!”1902班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摘得“红领巾奖章”市级三星章,成了乡野间最亮的星。
钻研不辍 以专业浇灌教育之花
谷玉霞深知,爱需专业加持。心理学知识成了她的“听诊器”,2024年主讲的《独一无二的我》在市级备课大赛中获奖。乡级“优秀教师”、县级“优秀班主任”的奖状,是对她的肯定;2022年主持的留守儿童感恩教育课题获县级一等奖,发表的文章里藏着乡土教育的智慧;市级“书香教师”的称号,映照着她点亮的阅读之光。
“教育是给孩子装翅膀。”谷玉霞总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孩子。面对网络迷雾,她讲村里的故事,教孩子辨是非、懂感恩。九年时光,她从青涩师范生变成乡亲们口中的“谷老师”,如赤石乡的山茶花,把根扎进泥土,让芬芳漫过田埂。
责编:罗 江 龙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