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人物>正文

    新邵县潭府乡中学李姗珊:把光种进乡村孩子心里

    2025-08-02 15:23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谢 振 华]

    华声在线通讯员 彭如兴

    初入教坛,在需要处扎根

    “每个孩子心里都藏着一颗渴望发光的种子,老师要做的就是用耐心和爱心浇灌,让它慢慢破土发芽。”在新邵县潭府乡中学举办的新教师分享会上,李姗珊望着台下年轻的面庞,轻声道出自己初入教坛的感悟。简单的话语,像一缕春风,吹进了在场每个人的心里。

    2020年夏,刚从大学毕业的李姗珊带着青涩走进乡村小学。第一次踏入教室,三十多张稚嫩的脸庞齐刷刷望向她。那眼神里有好奇、有羞涩,还有对知识的渴望。她很快发现,这里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基础相对薄弱,有些甚至连简单的基础知识都掌握不牢。

    “要让每个孩子都敢举手提问”,这个念头成了她最初的教育信条。为了让抽象的数学公式变得生动,她把生活中的物品带进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点;用游戏化的方式讲解知识,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就能记住重点;晚自习时,她总会准备一些小奖励,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

    她深知,乡村孩子更需要耐心和引导。于是,她每天放学后都会留下来,为基础薄弱的学生单独辅导,从最简单的内容教起。她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潜力,只是需要有人去挖掘和激发。在她的努力下,孩子们的学习态度逐渐转变,从最初的胆怯退缩,变得越来越自信。

    一年后,她所带班级的数学平均分在全乡统考中从倒数第二跃升至前三名,那些曾经不敢抬头的孩子,如今能在课堂上自信地举起手。

    回归母校,做万能的“螺丝钉”

    2021年暑假,李姗珊回到母校潭府乡中学任教。她主动向校长请示,要承担英语和政治两个学科的教学,接过教案那一刻,同事们都说,那天她眼里的光,比操场边的路灯还要亮堂。

    英语课上,她发现乡村孩子普遍存在“哑巴英语”的问题。于是每天早读前,她都会在教室门口组织“英语晨读角”,带着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用夸张的口型示范发音。为了让学生记住单词,她把单词编成儿歌,配上简单的手势舞,让记单词变得有趣起来;政治课需要紧跟时政,她每周都会搜集新闻素材,把大主题转化成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故事,让学生明白课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白天在两个学科间切换,晚上伏在办公室备课到深夜。她的英语教案上写满了针对乡村学生的发音标注,政治课本里贴着各种新闻剪报,台灯常常亮到教学楼锁门。有次凌晨一点,保安巡逻时发现她还在改作业,心疼地劝她休息,她却只是笑笑说,还有知识点没吃透,睡不着。

    2025年春季开学,初二历史老师突然离校。教导主任急得团团转,李姗珊主动请缨:“让我试试吧,我大学辅修过历史。”其实她心里也没底,但看着那些即将面临中考的孩子,她无法拒绝。

    为了讲好历史课,她翻出自己上学时的笔记,走访乡文化站搜集本地史料,把家乡的历史故事融入课本教学。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鲜活。

    师者仁心,照亮成长的角落

    在教学过程中,李姗珊发现,乡村孩子的成长困境,往往藏在分数背后。很多孩子因为缺乏父母陪伴,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当学校领导找她谈话,希望她能兼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她毫不犹豫地考取了初中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从此,她的办公桌上多了一摞心理学书籍,周末还自费参加线上心理咨询培训,让自己能更好地胜任这份工作。

    她利用午休时间把空置的杂物间改造成“阳光小屋”,墙上贴满学生的绘画作品,角落里放着沙盘和毛绒玩具。每天中午,这里都会挤满孩子,李姗珊就坐在他们中间,耐心地倾听他们的烦恼,给予他们安慰和引导。

    她懂得,对于乡村孩子来说,心理上的关怀和陪伴同样重要。她会关注每个学生的状态,及时发现他们的异常。课堂上她总能捕捉到走神的学生,用一个温柔的眼神提醒;看到家境困难的孩子,她会悄悄提供帮助,又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有学生生病请假,她晚上定会打去电话补课,细心讲解他们落下的知识点。

    在潭府乡中学的教师办公室,李姗珊的备课本总是最厚的。历史教案里夹着手绘的时间轴,英语课本上写满了发音标注,心理健康记录本里贴着孩子们画的笑脸。这些带着温度的细节,藏着她对教育的虔诚。

    夕阳西下,李姗珊送走最后一个问问题的学生,转身走向办公室。走廊里,她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像一株努力生长的树,默默为乡村孩子撑起一片晴朗的天。晚风穿过走廊,带来远处稻田的清香,那是她用青春浇灌的,属于乡村教育的芬芳。

    责编:谢 振 华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蒋俊

    来源:华声在线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