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通讯员 禹璐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从教十四载,她扎根偏远农村职业教育,以“深耕教育沃土,静待生命花开”为信念,用匠心与情怀点亮无数学子的梦想。她是学生眼中的“引路人”,是青年教师心中的“灯塔”,更是乡村振兴路上的“实践者”——隆回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师胡杉,用坚守与创新书写了新时代职教人的风采。
初心如磐:扎根乡土育桃李
2011年,胡杉从吉首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隆回县,成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面对职业教育的社会偏见和学生基础薄弱的现实,她始终坚信:“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她以“五个过硬”为精神坐标,将“立德树人”融入教学血脉,通过主题班会、书信绘梦等活动,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十四年来,她所带班级获评“隆回县先进班集体”,个人多次获“十佳班主任”“优秀教师”称号。在湖南省班主任能力竞赛中,她斩获省一等奖荣誉,用行动诠释了“丹心化雨润桃李”的师者情怀。
匠心育人:课堂创新结硕果
“职教课堂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赋能学生终身发展。”胡杉创新提出“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语文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她组织学生参与的《跨越千年 对话论语》,以诵读、辩论、情景剧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获省级经典诵读大赛二等奖;她带领学校老师和学生创作的《青春中国》《致先辈》等作品,成为校园文化品牌,培育出百余名“诵读之星”。
教学竞赛是她锤炼技能的“磨刀石”。2023年,她参加湖南省“楚怡杯”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斩获省一等奖;近五年多次获省级教学奖项,7篇诵读作品被《湘语时光》收录。作为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和邵阳市国规教材培训专家,她多次为同行示范教学,推动区域职教课堂改革。
薪火相传:青蓝携手共成长
“独行快,众行远。”胡杉始终将“传帮带”视为责任。在“青蓝工程”中,她指导向元新、孙琳琳、周婷等青年教师备战教学竞赛,助力其快速成长为校级骨干。此外,她开展专题讲座6场,分享班级管理、课程思政等经验,带动全校形成“以赛促教、以老带新”的教研氛围。
“胡老师的教案总是写满批注,听课记录本摞起来有半人高。”徒弟孙琳琳感慨道。这份严谨与热忱,让胡杉成为青年教师心中的“领航者”。
研以致用:科研反哺助振兴
深耕教学的同时,胡杉以科研服务乡村振兴。2024年,她参与“希品工作室”的建设,探索“专业+产业”育人路径。工作室挖掘隆回金银花、龙牙百合等农特产品文化价值,创作《你好,隆回》等10余部助农直播脚本,培养63名“新农人”。学员罗诗涵从腼腆内向蜕变为“金牌主播”,团队助农直播销售额突破万元。她还创新“非遗+直播”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职教人要成为乡土文化的‘翻译者’。”胡杉带领学生拍摄《猪血丸子》《龙牙百合》等短视频,单条播放量破万,用青春视角讲述家乡故事。工作室因此获评隆回县“优秀学习团队”。
未来可期:绘就职教新图景
从教以来,胡杉屡次获得省市县多项荣誉,包括“湖南省楚怡读书之星”“邵阳市国规教材培训专家”等称号。但对她而言,荣誉是起点而非终点。未来,她计划创建“名班主任工作室”,搭建德育研究平台;聚焦“金课”建设,助力家乡“教育兴县”战略;继续带领学生用专业能力服务乡村振兴。
“教育是‘慢艺术’,需以匠心守望。”胡杉说。她以十四年的坚守证明:职教沃土上,每一朵花都能绽放独特的光彩。
责编:谢 振 华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蒋俊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