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7月28日讯(通讯员 张昕)7月23日,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族华侨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文富恒一行赴湖南工业大学就涉外涉侨工作进行调研。湖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望,纪委书记张克勤出席活动。
调研组一行前往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了解中国首个设立于法学院的涉外纠纷仲裁庭的建设进展、发展规划以及业务范围;并考察“WTO 与法律文化研究中心”,了解该中心的建设历程、成果产出情况,听取了《WTO 法的规则与原理》《“一带一路”倡议下传统文化表达的私法保护研究》等系列涉外法治研究成果的介绍。
随后,调研组进入模拟法庭,详细询问涉外纠纷模拟审判流程、学生参与状况以及人才培养成效。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验班,了解了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学生就业去向以及校友动态。调研组一行还深入基层立法联系点,认真查阅联系点的规章制度,了解师生参与的民众意见收集、反馈以及宣讲地方立法等程序性民主立法工作情况,并与学院交流引入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民主立法实践课程、实行学分管理以及建立完整的从立法末端到立法前端的全过程立法实践育人体系的基本情况。在株洲市地方立法研究中心,了解学院专家参与地方立法起草、专家论证、规范性文件审查以及立法学理研究等活动的最新进展。
座谈会上,刘望介绍了学校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发展规划等基本情况。他指出,在服务国家战略和湖南省发展大局方面,湖南工业大学始终将自身发展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脉搏,尤其在涉外法治建设、地方立法参与以及服务开放发展等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湖南工业大学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认真听取指导,查找不足,深化合作,力争将学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立法联系点、侨联工作站等平台建设得更加扎实、更具特色、更有成效,努力打造服务湖南对外开放和法治建设的重要窗口与示范基地。
文富恒指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法学院应依据涉外立法的基本特征,加强涉外立法研究,做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为涉外经贸发展储备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优秀人才。其次,地方立法工作要精准把握功能定位,明确地方立法的补充性特征,通过地方立法确保国家法得以全面实施,同时保持地方立法的灵活性与因地制宜的特性。第三,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工作要突出“基层”特色,在地方立法过程中要借助基层立法联系点广泛征集民意,凝聚民众共识,形成最大合力。此外,还要扎实推进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等工作,推动全省外事侨务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法学院行政负责人汇报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及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并介绍了学院以服务“三高四新”为导向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工作体系。学校侨联负责人汇报了侨联工作情况。法学院校友、湖南财瑞律师事务所主任、尼日利亚财瑞法律服务公司法人代表隆文明汇报了在非洲的涉外法治业务情况,分享了企业出海全流程法律服务的经验。卢旺达留学生自豪、津巴布韦留学生帕迪分享了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感受。
株洲市人大,湖南工业大学党政办、法学院相关负责人,师生代表参与了调研座谈。
责编:罗 江 龙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蒋俊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