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校园动态>正文

    湖南信息学院管理学院“风禾尽起”实践团赴衡阳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

    2025-07-28 09:57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责编:黄爱民]

    华声在线7月28日讯通讯员 胡茜薇暑假,湖南信息学院管理学院“风禾尽起”实践团赴衡阳市衡阳县洪市镇明翰村和洪市村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支教:心灯互照,成长同频

    当晨光铺满临时课桌,队员们站上了讲台。没有黑板粉笔,他们用手势描绘山河轮廓,留守儿童专注的眼神与略带迟疑的跟读声,传递着对知识的渴望;缺少标准教具,草稿纸上跳跃的演算符号,点燃了少年眼中对未知世界的好奇火花。

    离别时分,一个平日沉默的男孩递上纸条:“老师,您说的山和海,我能去看看吗?”队员蹲下身,目光与他平齐:“世界很大,装得下所有梦想;世界也很小,从你脚下就能启程。”返程途中,队员们在颠簸中写下心声:原想点燃希望的火把,却被孩子们眼里的光灼亮了心扉。教育,是唤醒沉睡的渴望,让被遮蔽的天赋重获阳光。这一刻,跋涉的意义清晰如洗:当青春的激情与童真的纯粹相遇,碰撞的火花,足以照亮前行的漫漫长路。

    夏明翰故居:信仰铸魂,勇担使命

    走进夏明翰故居,历史的肃穆感油然而生。朴素的陈设、珍贵的史料,无声诉说着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展柜中泛黄的手稿、简朴的旧物,铭刻着一位青年革命者在风雨飘摇的年代,用生命践行信仰的壮烈篇章。“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铮铮誓言,穿越时空,依然振聋发聩。

    夏明翰出身优渥,却毅然舍弃安逸,投身救国救民的革命洪流;面对敌人威逼利诱与死亡威胁,他大义凛然,用鲜血捍卫真理。他矢志成为“后来人”的铺路石,这份担当源于对理想的坚定选择和对未来的清醒预见。站在先辈用热血浸染的土地上,青年学子们扪心自问:历史的接力棒在手,能否不负“后来人”的使命?

    “勇做后来人”,是时代赋予青年的重任。它要求青年学子在和平岁月中保持警醒,在平凡岗位上恪守初心。夏明翰用生命诠释了“后来人”的真谛:既要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更要开拓进取,创造时代新篇。故居墙上的目光如炬,无声叩问着每一位来访者:新时代的考卷,你将以何为答?

    夕阳为故居披上金辉。真正的缅怀,是将感动化作行动。愿每一位青年带着“后来人”的勇气与信念离开,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做真理的实践者,做时代的奋进者。

    助老:跨越鸿沟,心手相连

    清扫院落,枯叶下露出印着褪色“红双喜”的旧搪瓷盆。队员擦拭的手停顿片刻——岁月的痕迹无声诉说,历史就沉淀在老人们珍藏的日常物件里。

    指导老人使用智能手机视频通话,队员的手轻轻覆在老人微颤的手背上。屏幕接通亲人笑脸的瞬间,老人生疏操作里藏着紧张期待,看到亲人后,惊喜、激动瞬间漫上脸庞。这简单操作,让老人和亲人“相见”,把思念化成眼前真切的笑容 。

    听着老人絮叨过往的艰辛与儿女的牵挂,看着他们布满皱纹却慈祥的笑容,队员们对“老有所养”“精神慰藉”有了更深切的体认。

    归途中,载着慰问品的车身摇晃。队员感慨:“扫去的是庭院的落叶,拂拭的是心灵的浮躁;送上的不仅是物资,更是党性在服务群众中的自觉践行。”短暂的陪伴或许有限,但那份真诚的关怀,已在心间留下温暖的印记。

    总结:泥土育根,实践砺心

    这个夏天,“风禾尽起”实践团深入乡村、探访红色圣地、走近老年群体,在“三下乡”的广阔课堂中躬身实践。在简陋的课堂里,他们见证了知识的力量与梦想的萌芽;在庄严的故居中,他们汲取了信仰的伟力与担当的勇气;在老人的院落中,他们体味了岁月的沉淀与关爱的温度。俯身向下,方知民情冷暖;砺行实践,才懂责任千钧。从书斋走向田野,从理论走向实践,青年学子们用脚步丈量大地,用心灵感知时代。这趟旅程,不仅是对国情社情的深刻认知,更是对青春价值与人生坐标的校准。它洗去了象牙塔的浮华,磨砺了担当的肩膀。这份来自基层的滋养,必将化为成长路上的丰厚养分,激励着青年一代勇担时代使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程上留下坚实的足迹。



    责编:黄爱民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蒋俊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