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校园动态>正文

    青春赋能乡村:“三原色”实践团以电商、教育、文化点亮振兴之路

    2025-07-18 14:21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责编:黄爱民]

    华声在线7月18日讯(通讯员 李乔英 罗瑶 刘瑞瑜)湖南信息学院管理学院“三原色” 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浏阳永和镇开展特色乡村振兴实践构建 “青春支教润乡土、电商助农兴产业、红色记忆续根脉” 的实践体系,三者相互联动、互为支撑形成一套立体的乡村服务模式

    实践中,三原色”暑期实践团成员们白天带领孩子们探索自然奥秘,傍晚协助农户售卖农产品。这种多线程的实践模式,既锤炼了青年学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持续的青春方案

    实践团发挥多专业优势,打造特色课程。退伍军人刘一征开设军旅课堂,以自身经历传递责任与担当;在传统文化浸润方面,音表专业的李俊杰选取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浏阳河》进行教学;苏灿则将二十四节气知识融入课堂,带领孩子们探索中国传统历法的智慧;李乔英开设蓝晒标本制作课程,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体验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象棋课上,刘阳以"马走日、象走田"的口诀教学,孩子们在楚河汉界的博弈中,既锻炼了逻辑思维,也深刻体会到传统棋艺的深邃魅力。

    在课程设置上,实践团还结合其他专业特长设计课程:旅游管理专业的曹俊霆开设 “小小旅行家” 课程,通过地图探索和旅行故事,带孩子们 “走遍” 大千世界;工程造价专业的田又铭则开设明轮船制作引导孩子们在拼装、打磨的过程中,既锻炼动手能力,又悄然培养空间想象力

    这种将知识传授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的创新支教模式,不仅丰富了乡村课堂,更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梦想的种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力量。

    农产带着香,爱心连着网。实践团精心筹备的云端助农直播间暖意融融,琥珀色的酸枣坨、玛瑙般的李子干、绛紫杨梅等农家特产在镜头前散发着阳光的味道。

    "每片苦瓜干都是婆婆亲手晾晒,清热解暑还带甜香。"主播们讲述着农产品背后的匠心故事系列助农直播累计观看量超 1600 人次 ,点赞量超 12.5 万 ,酸枣坨、李子干等单品销量均表现亮眼,团队成员与镜头那头的乡亲们都满是欣喜。这场持续多日的助农行动,不仅用实实在在的数据证明了永和特色农产品的吸引力,更让每笔订单都成为城乡联结的纽带,在云端织就一张温情网 —— 网住了农家货的质朴鲜香,也连起了城市里跨越山海的善意。

    实践团挖掘永和镇红色资源,在菊花石博物馆了解非遗魅力当了解到这些"石头上的烟花"需要上亿年才能形成时,成员们无不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每一块菊花石都是时间的见证者,就像我们的红色文化一样历久弥新。"馆长的这句话,为后续红色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了重要灵感。

    在李贞将军生平陈列馆,实践团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实物展品和文献资料,了解了她的传奇人生。在李家大屋,斑驳的砖墙、古朴的建筑风格,让历史场景变得鲜活可感。

    这些实地调研,不仅让青年学子接受了生动的红色教育,更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为后续开展红色文化宣传视频拍摄、情景剧编排、文创产品开发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湖南信息学院管理学院 “三原色” 实践团的永和镇之行,是场青春与乡土的深度对话。这支队伍以专业为笔、热忱为墨,在支教中播撒知识的种子,在助农中架起城乡的桥梁,在红色传承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他们用行动证明,青春的色彩不仅绽放在校园,更能在乡野间绘就壮阔画卷。

    责编:黄爱民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蒋俊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