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7月15日讯(通讯员 廖靖伦)以粉笔为墨,在黑板上书写知识的星河;以丹心为烛,在成长路上照亮前行的路。在蜿蜒的山间小路上,在寂静的乡村校园里,总有一个身影,如春日暖阳,温暖着一群特殊孩子的心灵。她就是最美教师李紫红,一位用青春和热血扎根乡土,默默守护留守儿童成长的乡村教师。
李紫红,2016年毕业于广东省韩山师范学院语文教育专业,怀揣着对乡村教育的热忱,参加2018年湖南省特岗招聘,成为娄底市双峰县青树坪镇华国中学的一名乡村教师,从2018年至今一直扎根在乡村教育上。
“春风化雨育桃李,万紫千红满园春”。李紫红老师任教的华国中学位于双峰县的偏远地区,这里交通不便,许多年轻人为了生计外出务工,留下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不仅缺少父母的陪伴,在学习和生活上也面临诸多困难。然而,李老师为他们的世界点亮了一盏明灯。
初到学校时,李老师就被孩子们那渴望知识又略带怯生生的眼神所触动。她深知,自己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给予这些孩子缺失的关爱。在教学工作中,她发现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的问题。为了帮助他们,李老师用课后时间为孩子们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小浩(化名)就是在她的帮助下,实现了成绩的逆袭。小浩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学习上无人监督,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都待加强。了解情况后,她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耐心地为小浩讲解。无论是数学的应用题,还是语文的阅读理解,她都不厌其烦地反复教导。同时,她还鼓励小浩建立学习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小浩的成绩有了显著提升,从班级倒数变成了中等水平。看到小浩的成长和进步,李老师比自己取得成就还开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除了学习,李老师也格外关注孩子们的生活和心理健康。在一次家访中,她发现小美总是穿着破旧且不合身的衣服,家中也十分简陋。进一步了解后得知,小美父母离异,父亲外出打工很少寄钱回家,她和腿脚不便的奶奶相依为命。小美同学非常懂事,放学后会帮奶奶做家务和田间农务,如此乖巧懂事的孩子令李老师心疼不已,不仅自掏腰包为小美购买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还经常在班里肯定小美的进步,为小美“量身定制”所须奖品。在她的关爱下,原本内向自卑的小美逐渐变得开朗起来,脸上也有了灿烂的笑容。
“甘为孺子育英才,克勤尽力细心裁”。随着与孩子们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李老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仅仅依靠学校和老师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她建立了家长微信群,定期将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分享给家长,让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动态。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她还会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深入沟通。有一次,奕辰(化名)在学校突然情绪低落,无心学习。多次与奕辰沟通,他却始终不愿意说出原因。无奈之下,她联系了奕辰远在外地的父母,经过一番交流才得知,奕辰父母最近因为一些琐事经常争吵,这让奕辰十分担忧和害怕。了解情况后,李老师一方面耐心地开导奕辰,另一方面积极与奕辰父母沟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孩子造成的身心伤害。在家校共育的努力下,奕辰父母的关系得到了缓和,孩子也重新恢复了往日的活泼。
李老师在乡村教育的岗位上已经坚守了7个年头,她对孩子们的爱却从未改变。她就像一棵大树,扎根在这片乡土,为留守儿童遮风挡雨;她又如一盏明灯,照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托举起他们未来的希望。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乡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成为了孩子们心中最美的老师,也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拥一半诗心,捧一半匠心”。在未来的日子里,李老师将继续坚守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用爱和智慧浇灌每一朵留守之花,让它们在阳光下绚丽绽放,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责编:黄爱民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蒋俊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