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7月14日讯(通讯员 黄楼静雪 肖田 薛凯心)7月11日,湖南信息学院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永州市零陵区邮亭圩镇茶场,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深入调研当地茶产业发展现状。
邮亭圩镇茶场历史悠久,其前身湖南省福田茶场始建于1963年。该茶场是“湖南省茶叶科研基地”,依托科技力量提升茶叶品质;同时也是重要的“湖南省红碎茶出口基地”,产品远销海外,见证了当地茶产业的持续发展。
抵达零陵区邮亭圩镇茶场后,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象瞬间映入眼帘。实践团抵达后,实地考察了茶园。茶场地处群山之中,成片的茶树梯田从山脚延伸至山顶,形成壮观的绿色景观。团队成员仔细观察了茶树的生长情况,重点关注了嫩绿的新芽及其生长态势。
在调研中,团队了解到茶场的双重角色:一方面,作为科研基地,积极应用科技进行茶树选育、种植技术优化和绿色防控;另一方面,作为出口基地,其生产的红碎茶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有效带动了地方经济和茶农增收。茶场的发展历程,是当地茶农辛勤付出与产业进步的缩影。
此次茶园之行,虽未直接参与农事劳作,但为实践团成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通过亲眼观察茶树生长、聆听技术人员讲解、了解产业运作模式,成员们对现代化茶产业的科技支撑、生产流程和市场开拓有了直观认识。邮亭圩茶场的茶香与绿意,以及其融合传统与科技的发展路径,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次活动拓宽了大家的视野,加深了对乡村特色产业的认识,也激发了大家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乡村、助力传统产业升级的热情。邮亭圩茶场的经验,从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方面提供了生动案例。
责编:黄爱民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蒋俊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