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7月14日讯(通讯员 许人云 薛彦西)7月11日,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无‘线’助力,‘电’亮乡村”志愿团走进邵阳市洞口县竹市镇金龙村,开展了一场以“法治宣讲+无线电科普+童心陪伴”为特色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团通过多线并进的模式,将知识与温度传递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用青春力量点亮乡村发展的微光,为乡村治理与儿童关爱注入了新的活力。
走村入户播撒法治火种
清晨八点,志愿团兵分三路,穿梭于金龙村的村落巷道。队员们向村民们发放普法宣传单,并结合实际案例,耐心讲解水资源保护、土地权益、居民纠纷以及财产维权等法律要点。此次共发放普法资料 110 余份,法治意识随着志愿团的脚步逐渐渗入乡土。村民们纷纷夸赞大学生有理想、有信念,能把知识带入乡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精心筹备筑牢普法阵地
为确保法治讲座取得实效,指导老师贺益文带领团队提前与村委会对接,深入了解村民关切的法律痛点,整理典型案例并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下午四点,在竹市镇金龙村党建引领下,“无‘线’助力,‘电’亮乡村”志愿团在居委会开展法律知识讲座。专业人士以“案例释法”的形式,详细讲解了邻里纠纷、水资源污染以及婚姻法等务实问题,并穿插了有奖问答与情景模拟环节,让村民们通俗易懂地接受了一场“法治科普课”。
电波赋能科普乡村科技
法律宣讲结束后,团队队长兼电信学院无线电协会会长郭长发为村民进行无线电知识科普讲座。他以“生活中的无线电”为主题,从手机信号传输、广播电视发射等日常场景切入,用自制的简易信号接收器演示无线电波原理,还特别讲解了“无线电救援”“电磁辐射误区”等实用知识。此外,郭长发还带领队员们为村广播室调试老旧设备,让无线电技术真正赋能乡村科技发展。
童心陪伴点亮情感微光
讲座结束后,一场“手作暖童心”活动悄然展开。志愿者们带领 20 名留守儿童折纸星星、绘彩画。在“写下心里话”环节,一名 8 岁的小女孩握着笔突然落泪,纸上写着“我想妈妈”四个字。志愿者宁可轻轻将自制星星塞进她手心,轻抚她的背:“妈妈一定也在想你呀!”此刻,活动室里闪烁的不仅是彩纸星星,还有志愿者们泛红眼眶里的心疼与温柔。活动尾声,孩子们将写满心愿的卡片贴在自己绘画的彩纸上,一位小女孩偷偷拽住志愿者衣角:“哥哥姐姐明天还来吗?”志愿团指导老师刘忠明表示:“从法律宣讲到情感陪伴,同学们在实践中读懂了乡村的多元需求。当看到小女孩破涕为笑,便知青春服务的意义正在于用专业传递温度,以真诚回应期待。同时作为无线电协会的责任老师,我更有责任将无线电应急通信、野外救援定位等专业知识转化为乡邻易懂的实用技能,让科技赋能乡村安全防护的每个角落。”
此次活动不仅让村民收获了实用的法律知识,也让志愿者在与留守儿童的心灵碰撞中,深刻理解了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发展,更是情感与精神的双向奔赴。无“线”电波传递的法治之声,正与青春双手捧出的暖心微光,共同勾勒着乡村美好未来的图景。
责编: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