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7月14日讯(通讯员 周微 周蓓)7月5日到7月8日,在“中国黄桃小镇”湖南炎陵水口镇,一堂堂别开生面的美育课正悄然重构孩子们对家乡的认知。
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彩飞扬蒲公英队文创组的“艺青年”们,将红色基因、黄桃经济、生态环境等本土文化符号,转化为非遗衍纸、扭扭棒塑形、竹丝编织三门创意课程,让留守儿童在指尖游戏中触摸乡土灵魂。
“原来黄桃还能这样‘变’出来!”——当老师展示衍纸黄桃花束时,惊叹声四起;孩子们将衍纸制作的黄桃花与珠子搭配,制作出古风韵味十足的吊坠;有的则发挥创意,做出了可爱的卡通黄桃造型。纸卷沙沙声里,家乡风物化作指尖艺术。
扭扭棒课堂更显奇思。毛绒金果从孩子掌心“结”出,再配上书法字签,就制成了兼备实用与艺术的钥匙扣。用红色扭出了彼岸花,用绿色和白色扭出清新茉莉,还有的大胆尝试撞色,将橙色与紫色搭配出意想不到的惊艳效果,形态各异的花朵绽放在中式发簪上。
竹编画台上,传统技艺碰撞童心。指尖轻巧地一折、一绕、一压,原本零散的竹条就慢慢有了形状。孩子们学得格外认真,琢磨着用颜色不一的竹条表现炎帝陵大殿飞檐的层次,地标建筑在童趣造型中焕发新生。
到了离校时间,孩子们沉浸在美育课堂中不愿离开教室,这些课程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看似简单的手工课,其实是“艺青年”精心设计的 “文化解码行动”。当青年的创造力遇见沉淀千年的乡土基因,便能在童心里点燃传承的火种。今日孩子指尖流转的黄桃、宗祠、竹丝,终将在岁月中长成参天大树,用文化的根脉托起乡村振兴奋进的明天。
责编:罗 江 龙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蒋俊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