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7月12日讯(通讯员 马骁)骄阳似火的七月,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不顾高温酷暑奔赴邵阳隆回县荷田乡九佳村,投身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他们是来自湖南信息学院管理学院的新知识青年实践团,聚焦乡村儿童的健康成长,携手村委会,化身九佳村“安全守护者”,用青春力量为村里的孩子们筑起一道防溺水的坚固防线。
村党支部书记带着青年们一起走进九佳村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会议现场,面对一群稚嫩的面孔,他用接地气的乡音开启安全宣讲:“咱们村的塘啊、沟啊,看着清亮亮,底下藏着‘吃人’的泥和暗流!”
他结合本地溺水案例,把防溺水知识变成“大白话”——教孩子们牢记“六不”准则,像唠家常一样叮嘱“别学鸭子往水里扎,有危险喊大人”,让知识稳稳“住进”孩子们心里。
随后,湖南信息学院实践团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进一步开展防溺水宣传。
志愿者们通过播放动画短片、讲述真实案例、互动问答等形式,向孩子们传授防溺水知识。从如何辨别危险水域,到遇到溺水情况如何正确呼救、施救,每一个要点都被志愿者们耐心且细致地讲解着。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眼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课后,他们更是用手中的画笔,表达着对防溺水的理解。
瞧,在孩子们的画笔下,有的描绘了清澈却暗藏危险的河流,并用醒目的红叉警示大家禁止靠近;有的画了小伙伴们在岸边手拉手大声呼救的场景;还有的则画出了老师和志愿者们耐心教导防溺水知识的画面。这些画作或许笔触稚嫩,但每一笔都饱含着孩子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安全的重视。
实践团的大学生们带着孩子们用生动的情景继续防溺水宣传,用实际行动演绎呼救与施救情景。针对乡村儿童对“危险水域”认知模糊的问题,新知青实践团还带着孩子们走村串户,实地查看村边的池塘、灌溉渠,用红漆在危险区域画警示线,贴上孩子们自己设计的“禁止下水”漫画海报。
放学铃声响起,九佳村的山间小路上,出现了一支特别的“护送队”。新知青实践团成员身穿红马甲,牵手孩子们组成“人形安全链”,沿着山路护送大家回家。
“姐姐,这里的岔路以前我总乱跑!”孩子们叽叽喳喳分享着,实践团成员沿途还不忘“碎碎念”安全:路过溪流时,指着警示牌教孩子们认“危险区域”;看到低洼水坑,提醒“别踩水,容易滑倒掉下去” 。这一路,把防溺水安全从课堂延伸到归家路,用陪伴堵住“乱走危险”的漏洞。
实践团深知,防溺水不能只靠自己。他们联合村“两委”召开“防溺水家长会”,用乡村溺水数据敲响警钟,让家长们意识到防溺水教育的重要性。村支书看着活动室里跟着团员们学唱防溺水儿歌的孩子们,笑得合不拢嘴。从课堂到田间,从个人到全村,九佳村的防溺水防线正被这群青年一点点筑牢。
这个夏天,九佳村的水面依旧平静,但村里多了来自湖南信息学院青年的身影,村里回荡着孩子们的安全歌谣。正如实践团成员在日记里写的:“乡村的安全守护,需要我们把知识种进土地,把陪伴融入日常。”九佳村新知青实践团用行动证明,当青春力量扎根乡村,就能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安全的蓝天,让每个乡村的夏天,都只有欢笑,没有遗憾。
责编:罗 江 龙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蒋俊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