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校园动态>正文

    衡阳理工职业学院:工匠精英的摇篮

    2025-07-11 17:05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李慧]

    华声在线7月11日讯(通讯员 刘文)坐落于思想家王船山家乡,发明家蔡伦故里的衡阳理工职业学院以服务国家需要为己任,着力为社会各界培养急需的技术技能精英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一、明确服务面向方位

    衡阳理工位于湖南南部,紧邻珠三角、粤港澳。学校立足衡阳,服务“三强一化”;胸怀湖南,助力“三高四新”;放眼全国,对接粤港澳产业转移;面向世界,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联合非洲、东盟等地区的高校和企业,培育具有全球视野的工匠精英——从家乡话、普通话到世界语,工匠精英从这里启程!

    二、聚焦特色专业建设

    紧密对接衡阳14条产业链、湖南12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13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服务国家4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聚焦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建设好数智技术、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技术、现代服务、新能源汽车技术、财经商贸、艺术设计、医护康养8大专业群。目前已开设口腔医学技术、大数据与会计、护理、软件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数字媒体技术、业财数据应用与管理8个热门专业。后续围绕8大专业群不断拓展国家和社会急需的热门专业。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技术技能人才大有作为。

    三、打造优秀师资队伍

    以教育情怀吸聚优秀师资,以优于同类学校的薪酬吸引优秀师资。学校现有经验丰富的大学管理团队、博士团队、教授团队、学科专业带头人专家团队,硕士以上占比达50%以上,副高以上职称占30%以上,“双师型”师资占50%以上。

    四、夯实办学基础条件

    偌大的新校园,宽绰的实习实训场地,富足的资金支持,办学条件在同类院校首屈一指。学校现有2万平方米的实训楼,有近5000万元的实习实训设备,还有占地300多亩的实习实训创业园区正在加快建设,“工厂建在学校,课堂搬进了车间”成为现实。

    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双核三融四阶”工匠精英培养模式。双核铸魂:以家国情怀与工匠精神为核心,贯穿育人始终。三融赋能:

    融通第一课堂(理论)与第二课堂(实践),知行合一;融合岗位能力与专业能力,学即能用;融汇课程思政与实践教学,德技并修。四阶精进:基础技能 → 技能提升 → 能力强化 → 创新实践,阶梯式培养,铸就扎实功底与卓越创新能力。多元共育:联合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共定方案、共建基地,确保培养与企业需求“零距离”。

    六、完善学业评价标准

    构建“理论+实操”、“毕业证+职业资格证”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技能大赛,学校技能竞赛考核是常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提能,学生学业成绩实践学分不少于总学分的三分之一。遴选优秀学生,配备专业指导老师,集中时间,强化训练,冲刺湖南省“楚怡杯”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获奖,直至获得国家级奖项。

    七、构建组织管理架构

    成立创业就业学院,对接政府、行业、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拓展就业基地,服务学生创业就业。政府、产业园、行业协会、企业,共同构建“多元六共”的政校行企协同管理体制,通过平台共搭、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师资共培、资源共享六大共建共享机制,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促进产教学研深度融合,为工匠精英培养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

    八、强化文化育人功能

    目前,学校正在倾力打造校园励志文化景观,以励志名言、励志故事、校训校风为核心,依托校园的干道、石刻、雕塑、广场、长廊等载体,打造“石刻文化”“干道文化”“文化长廊”,寓教于景,形成良好的励志文化氛围,铸就工匠精英高尚品德和拼搏精神,助力他们成为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责编: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