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教育新闻>正文

    湘西:科教融合促发展 思政铸魂谱新篇

    2025-07-10 11:26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责编:黄爱民]

    华声在线7月10日讯(通讯员 王石迎 周雪)7月7日至9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小学科技创新彭德志名师工作室2025年第二次线下研修分别在古丈县第三小学、花垣县十八洞村开展。

    本次活动以“深化科技创新教育与课程实践融合”为主题,汇聚全州30名骨干教师,通过“现场观摩-理论提升-思政教育”模式,探索民族地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7月7日上午,全体学员走进古丈县第三小学。古丈县第三小学副校长向周带领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实地观摩该校科技创新成果展厅并发言。向周指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我们的核心任务。学校积极搭建专业成长平台,高度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

    7日下午,首席名师彭德志作《基础教育学科渗透劳动教育的现实价值、教育原则及实施路径》专题讲座,讲座从学科渗透劳动教育的现实价值、学科渗透劳动教育的教育原则、学科渗透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不同学科渗透劳动教育案例分析等六个方面展开论述,论证分析劳动教育对培养创新思维、塑造价值观的独特作用。现场学员纷纷表示将尝试在本校开展“学科+劳动”微课题研究。

    7月8日上午,长沙市明德中学教科室主任马臻作《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教育写作与教师发展讲座。马臻开篇引用《论语·雍也》经典名句,指出教育写作具有双重价值: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脚手架,又是教育智慧的传播载体。讲座中马臻老师指出教育写作是一种研究性学习的能力,通过写作,不断对问题深入思考,提升自己观察的敏锐度和思考的力度。

    7月8日下午,师大附中青石中学副校长张林林老师作《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场景中的应用——兼谈校本研训实施策略》讲座。张林林以本校“AI+教学”行动计划为蓝本,分享了AI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实际运用,现场演示AI备课助手、学情分析系统等工具,提出“技术为魂、教研为脉”的校本研训策略。讲座最后张林林老师强调“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信息素养对教育变革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信息素养水平直接决定了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速度和质量的高低在人工智能刚刚兴起的风口阶段,谁掌握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上的深度应用,谁就掌握了话语权。”张老师以“技术解决真问题”的切入点与到场的老师们积极互动展开热烈讨论。

    7月9日下午,工作室特邀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哲学博士后肖映胜教授十八洞会议厅名师工作室全员带了一堂生动的主题党课

    肖映胜强调党课的核心在于学习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理论创新每向前一步,理论武装就要每向前推动一步,作为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关键力量,广大教师必须将这一思想体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讲座尾声,肖映胜结合实例,谈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应永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责任,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整场讲座主题鲜明、内涵深刻,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为老师们带来了深刻的思想启迪,与会教师深感认同,纷纷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不断锤炼政治素质与育人本领。

    彭德志表示本次研修老师们未来教育教学提供了重要指引,要利用好本次学习经验,及时更新提升自我,培养专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成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新型教师。

    责编:黄爱民

    一审:黄爱民

    二审:印奕帆

    三审:石伟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