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 通讯员 李燕平
在孩子们纯真的世界里,有这样一位教师——她以春风化雨的温情滋养童心,用严管厚爱的智慧雕琢品格,更以深耕不辍的匠心钻研教学,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点亮明灯。她就是娄底市“教学能手”、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市一等奖获得者——秦娟俐。十余载扎根小学班主任与数学教学一线,她用爱与专业,让每一朵“花蕾”都在阳光下绽放出绚烂色彩。
以爱育人,浇灌心灵之花
秦娟俐深信,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对话。刚接手班级时,留守儿童小轩总是独来独往,不愿与人交流。为打开孩子的心扉,秦娟俐连续一个月利用午休时间,与小轩共读《猜猜我有多爱你》《不一样的卡梅拉》等绘本,用故事搭建信任的桥梁。渐渐地,小轩开始主动分享生活趣事,还在班级朗诵比赛中勇敢登台。“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种子,需要用爱唤醒成长的力量。”秦娟俐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课余时间,她化身孩子们的“大玩伴”:跳绳时,她示范“双摇跳”技巧,带领班级连续三年蝉联校跳绳比赛冠军;踢毽子时,她与孩子们比拼花式动作,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操场。这份真挚的关爱,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更让班级成为温暖的成长港湾。
严管厚爱,雕琢品格之光
秦娟俐始终秉持“严中有爱,爱中有度”的教育理念。针对上课走神、作业拖延等问题,她创新设计“课堂专注积分表”和“作业闯关计划”,将听课表现与小组荣誉挂钩,用“学习能量卡”兑换“当小老师”“自选座位”等趣味奖励,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在一次一年级数学课上,内向的依依偷偷摆弄橡皮,将其按形状排列成“小汽车跑道”和“房子小区”。秦娟俐发现后,不仅没有批评,反而顺势在教室设立“生活小管家”实践区,提供纽扣、树叶等物品,鼓励依依担任“小导师”,带领同学们开展主题分类活动。依依用图画记录分类成果,将数学课变成充满童趣的故事创编会。曾经害羞的小女孩,如今成长为班级里的“分类小专家”,还主动帮助同学梳理学习思路。秦娟俐用包容与鼓励,让每个孩子的奇思妙想都能绽放光彩。
爱生如子,守护成长之路
作为班主任,秦娟俐的一天总是从清晨七点半开始。她提前到校开窗通风、检查电路,细致排查每一处安全隐患;课间穿梭教室,帮孩子整理书包、系好鞋带;放学后,她留在办公室为学困生补课,直至夜幕降临。今年初春,班上的小恒不慎摔倒导致手腕骨折。秦娟俐第一时间调整其座位至方便出入的位置,并启动“爱心帮扶计划”:安排同学组成“护腕小队”,协助他背书包、打开水杯;考虑到他无法参加体育课,秦娟俐创编“手指操”,带领全班同学在教室陪他锻炼。午休时,秦娟俐握着小恒的左手,手把手教他练习写字,每进步一点,就贴上一颗小星星作为奖励。两个月的康复期里,小恒不仅没有落下功课,还在老师的鼓励下,用左手完成了《我勇敢的康复之旅》绘画作品,在班级展示。当小恒拆除石膏兴奋地展示右手时,秦娟俐欣慰地抱住他:“你比石膏里的钢铁支架还要坚强!” 这份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使秦娟俐赢得了家长们的一致称赞:“把孩子交给秦老师,我们一百个放心!”
匠心铸研,深耕教育沃土
在教学实践的同时,秦娟俐始终以科研为引领,推动教育理想落地生根。她撰写的论文《深度课堂:满足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发表于《湖南教育•B版》,并多次荣获省级论文评选一等奖;其教育教学成果荣获双峰县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作为课题研究骨干,她牵头参与《指向素养提升的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实验教学的实践应用》等多项湖南省重点教改项目,将新课程标准理念深度融入课堂。她创新设计“生活+实验+探究”三维教学模式:讲解“长方体体积”时,让学生用乐高积木搭建模型理解公式推导;学习“轴对称图形”时,组织班级剪纸大赛,将数学概念与传统艺术结合。这些充满创意的教学实践,不仅让抽象知识变得直观有趣,更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思维能力。
在教育的道路上,秦娟俐始终初心如磐。她以温暖的师爱、智慧的坚守和专业的追求,生动诠释着“最美教师”的深刻内涵,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的滋养中向阳生长,奔赴更美好的未来。
责编:谢 振 华
一审:黄爱民
二审:印奕帆
三审:石伟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