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通讯员 付雅嘉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地涌现一批又一批的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1993年7月,康海春师范毕业。带着憧憬与希望,带着热爱与赤诚,他来到了双峰县洪山殿镇偏远的古塘小学任教,如愿以偿地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三十二载笔墨春秋,书写着他教书育人的酸甜苦辣,讲台岁月浸透着他不懈追求的挚爱深情,他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乡村的孩子们点亮求知的明灯,书写着一位乡村教师不平凡的教育事迹。
以德立己,爱岗敬业显奉献
“对待事业,要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虔诚。”这是他最欣赏的作家路遥的一句名言,在这么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他也是这么做的。作为一名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党员教师,康海春一直把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作为自己教育实践的准则。敬业爱岗,以校为家;任劳任怨,勇挑重担。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担任过班主任、办公室主任、教导主任、安全办主任、副校长、校长等职务。
在教学工作中,康海春善于敏锐地观察教育,用智慧的头脑思考教育,将先进的教育理论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课堂风格。他始终注重知识横向和纵向的整合,一直进行所任学科和其他学科间融合的教学尝试,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他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教学效果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多次获得市县级综合荣誉、单项荣誉。
以德树人,默默坚守待花开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当班主任的时候,康海春总是第一时间了解班级学生的家庭情况,细心地去发现班级工作中的问题。每天清晨,他总是提前来到学校迎接孩子们的到来,组织孩子们晨读;面对喜欢在课堂上扰乱秩序、冲撞老师的孩子,他始终没有放弃,而是深入孩子的生活中去了解、倾听,分析原因、找到症结,再循循善诱,谆谆教诲;他所带领班级有许多孩子是留守儿童,有的留守儿童在言谈举止、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多需要改变的地方,他就在生活上和学习上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爱。
留守儿童熙熙是一个聪明活泼,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可是有段时间上课走神,写作业打瞌睡,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康海春发现后立即家访,得知孩子由爷爷照料,每天放学后长时间在外看电视。通过与学生及家长沟通,康海春帮助熙熙认识到沉迷电视的危害。此后,熙熙主动改正习惯,学习状态明显改善。
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康海春坚信教育无小事,总是以“妈妈式”的教育方式关心每一个孩子,与孩子们平等交流。他怀着一颗淡泊的心,默默坚守,静待花开!
以德立校,德育先行促发展
2023年11月,康海春担任双峰县洪山殿镇中心小学校长。他始终秉承“以德立校、德育先行”的办学理念,完善育人体系,以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学校开展一系列的德育活动,通过《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管理量化评分细则》抓实养成教育;通过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班级黑板报,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辟班级小花圃,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精神;开展“端午包粽子”传统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根植孩子们心中;学校还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禁毒知识、国学知识竞赛活动,举办儿童节、国庆节、读书节、艺术节、主题阅读、爱心义卖等活动。“庆元旦,迎新年”学校选送的《成长在祖国的怀抱里》、情景朗诵《穿越时空的对话》分别荣获洪山殿镇中心学校2024年元旦文艺汇演学生节目、教师节目一等奖。2024年度,学校德育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
教育是一场修行,是一场漫长而幸福的修行,是一场爱与被爱的修行,修的是孩子,更是教师。三十二年来,康海春以德立己,以德树人,以德立校,守护乡村教育之灯,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乡村学子的前程。
责编:谢 振 华
一审:黄爱民
二审:印奕帆
三审:石伟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