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通讯员 肖瑞雅
刘延康是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部护理专业的专职辅导员,三年来先后培养了70余名藏族护理专业学生。他用无微不至的关怀,从学业、身体、情感等方面帮助西藏籍学生适应内地生活,在湘中大地与雪域高原之间,架起了一座温暖的民族团结桥梁,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校园里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多彩的民族团结之花。
环境适应:为雪域青苗搭建“第二故乡”
潮湿的空气、陌生的方言、充足的氧气,都是高原学生难以接受的现实。同为“外乡人”的刘延康深知环境差异对藏族学生的冲击,他提前收集整理娄底的气候特点、风俗习惯、交通出行等信息,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娄底生活指南》发放给每一位藏族新生。为帮助学生尽快融入,他组织本地学生与藏族学生结成“一对一”互助对子,带着藏族学生逛娄底老街,品尝特色小吃,介绍湘中文化。
在宿舍管理上,刘延康也格外用心。考虑到藏族学生的生活习惯,他积极协调学校,为藏族学生宿舍设置专属“民族文化角”,让藏族学生在异乡也能找到熟悉的文化元素,逐渐将娄底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
生活关怀:事无巨细的“贴心家长”
刘延康对藏族学生的生活关怀渗透在每一个细节中。他了解到藏族学生饮食习惯与本地不同,便主动与学校食堂沟通,定期准备酥油茶、青稞饼等特色食物;得知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生活拮据,他积极联系爱心企业和校友,为学生争取助学金和勤工俭学机会。
每逢传统节日,刘延康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藏历新年,他和学生们一起布置教室,制作传统美食;中秋节,大家一起赏月、分享故事。在他的带动下,医学院形成了各民族学生共同庆祝节日、相互分享文化的良好氛围,让藏族学生在异乡也能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温情。
健康守护:时刻在线的“健康卫士”
娄底与西藏气候差异巨大,许多藏族学生初到内地,身体出现各种不适。刘延康的手机全天候待机,只要学生身体有恙,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送医、挂号、缴费、取药,全程陪伴。
为了全面保障藏族学生的身体健康,刘延康为每位学生建立了健康档案,详细记录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病史。
情绪安抚:心灵港湾的“温暖灯塔”
远离家乡和亲人,藏族学生难免会产生孤独、焦虑等负面情绪。刘延康敏锐地察觉到学生们的心理变化,他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们谈心交流,耐心倾听他们的烦恼和困惑。
在刘延康老师的办公室,整齐摆放着22 级、23级藏族学生的成长档案。档案里,记录着每一位藏族同学的成长和蜕变;存贮着每一位藏族同学的健康记录。毕业季临近,不少22级藏族学生已与家乡医院达成就业意向,他们表示,要把在娄底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带回雪域高原,守护家乡人民的健康。
在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这片育人热土上,他用专业与温情,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藏族学生心中茁壮成长,也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师生朝夕相处间愈发牢固。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让湘藏两地的学生如石榴籽般紧紧相拥,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职业教育的田野里绚烂绽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责编:罗 江 龙
一审:黄爱民
二审:印奕帆
三审:石伟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