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校园文学>正文

    2025年高考雷锋学校考点对联

    2025-06-05 17:14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罗 江 龙]

    一、对联文本

    世清展卷多,积笔头文字,腹里经纶,能上青云挥凤翮;

    风正悬帆好,喜槐市人欢,禹门鲤疾,智冲碧浪奋龙鳞!

    二、对联解读

    上联以告诫、劝勉的口吻写开卷有益。我们何其有幸!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所以一定要好好读书多读书,不断积累知识,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做准备。下联写对考生们殷切、美好的期望,希望大家在高考考场上都能发挥出色,取得理想的成绩。

    本联依古韵(“翮”、“疾”古为仄声),遵李氏规则(单平单仄交替)。联意平实通俗,不失典雅;思路条理清晰,富逻辑性(如上联“多→积→上”的渐近过程,下联“鲤→冲→龙”的角色变化);虚实相映,互为支撑补充。为协调句脚平仄关系,开句使用倒装(本应为“世清多展卷”,“风正好悬帆”)。采用了句中自对方式,上联中“笔头文字”与“腹里经纶”、下联的“槐市人欢”与“禹门鲤疾”分别自对。典故(如“槐市”、“禹门鲤”等)运用自然贴切,寓意美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能上”与“智冲”的使用。乍一看对仗欠妥,但细思量,应该是作者有意为之:在这里“能”和“智”分别作名词,且名词作状语,即“依靠能力、才干”而上,“凭借知识、智慧”而冲——这正好印证了“上”与“冲”所必备的前提条件和关键要素,也说明了个人立志前应有必要的知识积累和“鲤跃龙门”竞争的激烈性与选拔性。而且,在这里将“智能”这个两会热点与时代热词适时地嵌入联中,既体现了高考要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也彰显了国家、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时代特征。应该说,是作者别具匠心之举;或者至少,是动了一些脑筋、花了一番心思的!(解读:闲云

    三、相关

    ①【世清展卷多】:即“世清多展卷”指太平盛世要多读书、好好读书。世清:即“清世”,太平时代。出自《吕氏春秋·序意》:“盖闻古之清世,是法天地。” 展卷:即“开卷”,指读书。出自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四回:“雨槛弄花,风窗展卷,遵养时晦,与古为徒。” 又,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六:“太宗(宋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阙,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②【经纶】:指文化、知识、思想等,或指治理国家的抱负和才能。以前拥有传播文化、传衍文化能力的人以蚕丝为材料,编制为绸,断墨写字。蚕丝为经,整理编织为纶,是有经纶。出自《周易·屯卦》:“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③【凤翮】:指凤凰的羽翅。比喻杰出的人或杰出的才干。出自唐·吕温《凌烟阁勋臣颂·殷郧公开山》:“远展骥足,高挥凤翮。”

    ④【风正悬帆好】:即“风正好悬帆”,指风向和顺,适合启航。比喻条件成熟,适合开启征程。语见唐王湾《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风正:指风顺且和畅,风力大小适宜。另,“风正”亦可指“风清气正”,指良好的政治生态、社会风气和干事氛围等。好:宜于、便于、适合。

    ⑤【槐市】:汉代长安读书人聚会、贸易之市,因其地多槐而得名。后以之借指学宫,学舍。典出《三辅黄图》载:“仓之北,为槐市,列槐树数百行为队,无墙屋,诸生朔望会此市,各持其郡所出货物及经传书记、笙磬乐器相与买卖。” 又,在长沙岳麓山岳麓书院中,悬挂有“潇湘槐市”匾额,就是表明岳麓书院为湖湘文化气息最浓郁的地方。

    ⑥【禹门】:即龙门。在山西河津县西北、陕西韩城县东北。相传为夏禹所凿,故名。亦可指科考场地。据汉辛氏撰《三秦记》载:“河津一名龙门,桃花浪起,江海鱼集龙门下,跃而上之,跃过者化龙,否则点额暴腮。”故旧以“鲤跃龙门”喻考试得中。又宋辛弃疾词《鹧鸪天·送廓之秋试》:“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⑦【奋龙鳞】:即“奋鳞”,谓龙腾飞。出自汉·张衡《应闲》:“夫玄龙,迎夏则陵云而奋鳞,乐时也。”

    (作者/余球)

    责编:罗 江 龙

    一审:黄爱民

    二审:印奕帆

    三审:石伟

    来源:华声在线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