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校园动态>正文

    市科协专家“科普助力双减和未来科学教育”专题讲座成功举办

    2025-05-22 16:27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责编:黄爱民]

    华声在线5月22日讯(通讯员 黄晓丽 谌非非 马雁玲)5月21日,怀化市锦溪小学举行“科普助力双减和未来科学教育”专题讲座。教学副校长黄晓丽、该校全体科学教师积极参与。

    此次讲座特邀市科学技术协会专家、助理科普师、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谌非非担任主讲嘉宾,围绕“双减”政策落地与科学教育发展,融入“双走进”实践成果,为与会者带来前沿理念与创新路径。

    讲座中,谌非非结合自身在市科协的丰富工作经验,不仅系统阐述了课程体系优化、场馆资源利用等核心内容,更重点强调了“双走进”行动对科学教育的推动作用。“双走进”即推动科技工作者和公益科普资源走进中小学校,推动中小学生走进校外科普场所及科创空间,通过搭建科协、学校、科研机构的联动平台,让优质科普资源与教育场景深度融合。例如,组织科技志愿者、科研人员走进中小学,开展“科学家面对面”“科普实验秀”等活动,以生动案例和互动体验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同时,推动学校师生走进科技馆、科研院所、科普基地,开展实地研学,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沉浸式感受科学魅力,培养探究精神。

    此外,谌非非分享了依托“双走进”模式助力学校科学教育的实践经验。这些案例充分证明,“双走进”行动不仅拓宽了科学教育的覆盖面,更切实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

    讲座结束后,黄晓丽与谌非非就科学教育家校社合作展开深入探讨。双方围绕如何打破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壁垒,形成科普教育合力展开交流。黄晓丽提出,希望依托专家资源,建立常态化的家校社科普合作机制,例如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科普实践活动,联合社区开展“周末科普课堂”,并通过家长学校普及科学教育理念。谌非非对此高度认可,并建议搭建数字化协同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定期发布科普活动清单,同时鼓励家庭与社区利用本地科普基地开展亲子研学,实现“家门口的科学教育”。

    在自由交流环节,多位一线教师围绕“双减”政策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与专家展开热烈讨论。针对教师提出的“如何在减负前提下提升科学教育质量”,谌非非建议开发课程体系、跨学科融合突破传统学科壁垒,建立主题式课程模块等方式来拓宽科学教育路径。

    此外,双方还聚焦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展开深度探讨。教师们提出,脑机接口技术可能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例如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复杂知识;而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工具则能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谌非非回应指出,这些高端技术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学校应通过开设科普拓展课程、组织科技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技术应用边界,培养批判性思维和伦理意识。同时,建议教师积极参与相关培训,提升自身科技素养,以更好地引导学生适应未来教育变革。

    现场听众纷纷表示,讲座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解读,又有贴合实际的案例分享,尤其是“双走进”、家校社合作及前沿科技教育的探讨,为后续开展科普工作、落实“双减”政策提供了清晰方向。

    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了科普教育交流的优质平台,更为推动“双减”政策、“双走进”行动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相关部门将持续深化科普教育实践,以“双走进”为抓手,携手共绘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责编:黄爱民

    一审:黄爱民

    二审:印奕帆

    三审:石伟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