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校园动态>正文

    雪峰文学社:雪峰山下的青春文学火种

    2025-05-20 17:20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责编:黄爱民]

    华声在线5月20日讯(通讯员 黄云芳 禹晓娟)在湖南省洞口县第一中学的校园里,有一座名为"雪峰"的文学社,它如同湘西大地上的一座精神灯塔,照亮了一代代学子对文学的热爱与追寻。自成立以来,雪峰文学社在指导老师汤岚和谭叶的引领下,不仅培养了一批批文学新苗,更以扎实的文学活动、丰富的创作成果和活跃的思辨氛围,成为省级校园文学社团中的佼佼者。这里不仅是文字的沃土,更是思想的熔炉——学生们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在文学思辨会上激荡观点,在读书会上对话经典,更以每学期一期的《雪峰文学社报》记录着青春的思考与成长。这座以湘西名山"雪峰"命名的文学社,正以蓬勃的生命力,书写着新时代校园文学教育的生动篇章。

    以文育人:汤岚老师的文学教育实践

    "文学不是空中楼阁,它扎根于生活,成长于思考。"这是雪峰文学社指导老师汤岚常挂在嘴边的话。汤岚老师是湖南省作家协会和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邵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这位拥有二十余年语文教学经验的教师,将文学社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升华。在她的指导下,文学社形成了"阅读-写作-思辨"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每周的创作指导课上,她会带着学生细品汪曾祺笔下的人间烟火,解析鲁迅文字中的思想锋芒,更鼓励学生从校园生活的细微处捕捉创作灵感。

    2022年3月,社员彭予珑创作的散文《身心安处即吾乡》在《湖南会计报》发表,这正是汤岚"生活化写作"理念的典型成果,让评委感叹"小视角承载大情怀"。三年来,文学社已有17篇学生作品登上《高中生》《大渡河》《西部散文选刊》《邵阳日报》《新花》等省市级刊物,其中6篇获省级作文竞赛奖项。这些成绩背后,是汤岚逐字逐句的批注指导:她会在某篇习作的空白处写下"这里的方言运用让场景活了",在另一篇议论文旁标注"论点需要更聚焦,试试从《乡土中国》找理论支撑"。"汤老师教会我们的不仅是写作技巧,更是用文学观照现实的能力。"社员左意敏说。

    思辨之光:谭叶老师引领探寻文学真谛

    每周二的傍晚,教学楼的文学社活动室总会传出激烈的讨论声。这是雪峰文学社的标志性活动——"文学思辨会"。谭叶老师对于文学思辨会提出了独到见解:不同于传统的读书分享,这里的思辨会强调观点的交锋与思想的深度碰撞。2023年谭叶老师组织关于《红楼梦》宝黛爱情的辩论赛上,正反双方从人物性格分析到清代婚姻制度考证,甚至引入心理学依恋理论,让担任评委的语文教研组长感叹"这完全是大学生的研讨水准"。

    思辨会的选题始终紧扣时代脉搏:ChatGPT时代还需要苦练写作吗?网络文学对经典阅读是冲击还是补充?《狂飙》中高启强的悲剧是性格使然还是环境造就?这些话题激发着学生跳出文本看世界。社员谢崇宣在参加"自媒体时代如何坚守写作初心"讨论后,以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讽刺内容同质化现象,创作了短篇小说《被自己吓死的人》,发表在省级杂志《大渡河》2025年第一期上。社员邓玥林的散文《雪峰山脚下的那座小城》,张晨琳的散文《片片蜜橘林,伴我成长》发表在《西部散文选刊》上。

    书香致远:读书会里的精神远征

    如果说思辨会是思想的战场,那么每周二的读书会便是灵魂的栖居地。从《诗经》到《百年孤独》,从《理想国》到《三体》,书目选择体现着汤岚老师"经典与前沿并重"的理念。每学期初,学生们会在便签墙上写下想读的书目,《额尔古纳河右岸》《显微镜下的文明》等热门书籍常常需要提前预约。

    谭叶老师在读书会上发起的"三级阅读法"颇具匠心:初读自由分享感性体验,精读由导读小组解析文本结构,研读则结合相关理论展开深度研讨。在共读《平凡的世界》时,学生们不仅绘制了双水村人物关系图,还通过比较路遥与陈忠实笔下的陕西农村,在文学社活动上发表了各自对本土文学现象的感受与见解。这种沉浸式阅读培养出的文本细读能力,直接体现在学生的创作中——社员郭一鸣受《我与地坛》启发创作的《光影里的旧时光》,用意识流手法记录爷爷的内心世界。文学社特别设立的"跨界书单"更显创新:心理学《被讨厌的勇气》与文学《山月记》对照阅读,经济学《贫穷的本质》与小说《活着》互文解读。这种打破学科壁垒的阅读方式,让文学社不少成员在各种作文大赛中获奖。周韵佳、彭予珑等社员在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雷莹、魏臻、罗柏刚等社员在湖南教育.岳麓书会“走读家乡快乐成长”主题阅读活动中获奖。

    社报春秋:记录青春的思想年轮

    泛着油墨香的《雪峰文学社报》,是每个社员心中的"文学身份证"。这份每学期出刊的报纸,从征稿、编辑到排版都由汤岚和谭叶指导,社员主干成员合作完成。四开四版的传统报型里,既有"雪峰诗笺"刊登的原创诗歌,也有"百家争鸣"栏目的时评杂文,"湘西记忆"专栏则专门收录乡土题材的非虚构写作。

    发刊仪式是每学期最重要的文学盛宴。在每期的发刊式上,社员们用沉浸式话剧演绎报纸中的故事,将诗歌改编成民谣弹唱,还发起了"写给十年后的自己"书信封存活动,见证着这份校园报刊正在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十五载春秋更迭,雪峰文学社的灯火始终明亮如初。在这里,文学不是试卷上的标准答案,而是认识世界的钥匙;写作不是应试的工具,而是表达生命的本能。当那些在思辨会上脸红心跳的瞬间、在读书会中豁然开朗的顿悟、在社报上变成铅字的悸动,最终汇聚成青春岁月里不灭的文学星光,我们或许更能理解汤岚和谭叶老师在文学社活动上的寄语:"愿你们永远保持对文字的敬畏,对思想的忠诚,对真善美的信仰。"这座雪峰山下的文学驿站,正以它独特的方式,完成着文学教育的本质使命——唤醒灵魂,照亮远方。

    责编:黄爱民

    一审:黄爱民

    二审:印奕帆

    三审:石伟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