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5月20日讯(通讯员 何明红)在教育的广袤天地里,总有一些默默耕耘的身影,用岁月和心血诠释着师者的担当。汝城县热水镇中心小学教师雷桂兰,一位有着27年教龄的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18年,以平凡之姿,在教育征程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矢志语文教育,探索教学之道
1998年8月,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雷桂兰踏上了语文教学的岗位。从青涩到成熟,27年的时光,她始终坚守在语文教育的第一线,在这方小小的讲台上,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彩。
雷桂兰深知,语文是一门充满魅力与内涵的学科,肩负着传承文化、启迪智慧的重任。为了让学生领略语文之美,她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在备课过程中,她精心研读教材,广泛查阅资料,力求将每一篇课文都演绎得生动精彩。讲古诗词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古人的情怀和诗词的韵味,她会深入研究诗词背后的历史典故,用充满激情与感染力的语言,将学生带入那个遥远而又诗意的时代。
在教学实践中,雷桂兰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她巧妙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尊重每一个思维的火花。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们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十八年班主任,守护成长之路
担任班主任的18年里,雷桂兰用爱与责任,为学生们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在她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着无限的潜力。
初当班主任时,面对一群懵懂的孩子,雷桂兰也曾感到迷茫,但她很快便调整状态,全身心投入到班级管理中。她深知,班主任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呵护者和成长的引路人。每天,她总是最早来到教室,查看学生出勤情况,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放学后,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安全离校。
在班级管理中,雷桂兰秉持民主平等的理念,引导学生参与班级事务,培养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她通过组织主题班会、文体比赛等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在学校运动会期间,雷桂兰积极动员学生参与,并与同学们一起制定训练计划,利用课余时间陪练,最终班级取得优异成绩。同学们在比赛中团结协作,班级凝聚力显著提升。
雷桂兰特别关注特殊学生的成长。班上曾有一位因家庭变故而变得孤僻内向的学生,学习成绩明显下滑。雷桂兰主动走近他,不仅经常与他谈心疏导,更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细致关怀。在她的持续关爱下,这位学生逐渐走出了阴影,重新找回了自信,学习成绩也稳步提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雷桂兰的履历看似普通,没有耀眼的荣誉光环,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正是这份平凡,见证了她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坚守。27年的教学生涯,她始终扎根于基层教育,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奉献给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
凭借着扎实的教学工作和出色的教学成绩,雷桂兰多次获得汝城县人民政府“嘉奖”奖励,多次荣获汝城县“优秀班主任”称号,多次被汝城县教育工会评为“五好文明职工”,并晋升为高级教师。这不仅是对她专业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她多年辛勤付出的肯定。她撰写的多篇教学论文,如《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小学作文教学知我见》等,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有效的教学策略,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同事眼中,雷桂兰是一位乐于助人、经验丰富的好伙伴。面对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管理中遇到的困惑,她总是耐心指导,不仅分享实用经验,更注重启发思考,帮助同事在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
回首27年的教育之路,雷桂兰感慨万千。她深知,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万千教师日常的缩影。然而,正是这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倾心坚守,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田。
如今,虽然青丝间已夹杂着缕缕白发,但雷桂兰对教育的热情丝毫不减。她依然活跃在教学一线,用生动的课堂、温暖的关怀,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她常说:“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是一段温暖人心的修行。我愿在这平凡的岗位上,继续播撒希望的种子,见证孩子们的成长与绽放。”
在未来的日子里,雷桂兰将带着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继续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培育出更多栋梁之材,书写更加绚烂的教育篇章。她就像一支默默燃烧的蜡烛,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诠释着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与担当。
责编:谢 振 华
一审:黄爱民
二审:印奕帆
三审:石伟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