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校园动态>正文

    以麋鹿传奇点燃科学梦想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科普演讲团走进芦淞区贺家土小学

    2025-05-14 10:33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谢 振 华]

    华声在线5月14日讯(通讯员 李明)5月13日,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走进株洲市芦淞区贺家土小学,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盛宴。活动以“麋鹿之谜”为主题,通过生动的科学故事、互动问答和赠书仪式,激发了学生们探索自然的热情。

    活动伊始,少先队员代表为演讲团专家、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研究员郭耕献上鲜花,表达对科学家的敬意。随后,学校党总支书记龙洁在致辞中强调:“科普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石。科学家们用毕生所学点亮孩子们的好奇心,正是‘双减’政策下科学教育加法的最佳实践。”

    校长吴锡光代表学校向郭耕颁发“科普教育特聘专家”聘书,标志着该校与科普演讲团的深度合作正式启动。活动现场,郭耕还向学生赠送了《麋鹿传奇》《湿地生灵》等科普书籍,鼓励孩子们“从书中读懂自然,用行动保护生态”。

    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标志性案例,郭耕以“麋鹿失而复得的传奇”为主线,为学生们揭开这一物种的百年沧桑。他通过一道特殊的算术题开场:“38加39等于多少?”在孩子们齐声回答“77”后,他揭示答案:“对麋鹿而言,38只和39只的回归,最终繁衍出超过1.2万只的庞大种群!”

    郭耕用图文并茂的PPT展示了麋鹿的坎坷历程:从古籍中姜子牙的“坐骑”,到近代因战乱在中国本土灭绝,仅存的种群流落海外;再到1985年,38只麋鹿从英国重返北京南海子,次年39只落户江苏大丰,开启“种群复壮—迁地保护—野外放归”的“三步走”战略。如今,我国麋鹿总数超1.2万只,野生种群达5000只,成为全球物种重引入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麋鹿不仅是湿地生态的旗舰物种,更是中华文化的活遗产。”郭耕以麋鹿苑的“动物墓碑”为例,警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人类若继续破坏自然,终将把自己推向多米诺骨牌的终点。”

    讲座中,学生们踊跃提问,郭耕以幽默的语言和科学实例一一解答,并分享了自己的趣事:“当动物不再畏惧人类,才是生态和谐的真正体现。”

    活动尾声,五年级学生赵梓怡感慨:“原来科学离我们这么近!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许多学生表示,未来愿投身生态保护事业,成为“麋鹿守护者”。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立28年来,足迹遍布全国,累计开展4.1万余场演讲,惠及上千万青少年。此次贺家土小学之行,不仅延续了“大手拉小手”的科普传统,更以麋鹿故事为载体,将生态文明理念深植学生心中。

    正如郭耕所言:“科学的魅力在于唤醒思考,保护的责任在于代代相传。”这场活动,不仅是一堂科普课,更是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赞歌。

    责编:谢 振 华

    一审:黄爱民

    二审:印奕帆

    三审:石伟

    来源:华声在线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