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5月13日讯(通讯员 康钦珏 王翊覃)湖南信息职院经济管理学院立足地方经济发展人才需求,构建“党建引领、三级融通、校企互通、资源共享”新商科人才培育工作模式,打造有思想、有素养、有技能的应用型新商科人才。
党建引领,先锋精神与协同育人融聚,筑牢新商科人才培育根基
学院对培养高质量商科人才体系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和整体性推进,构建了“全院一盘棋、纵向全链接、横向全覆盖”的协同育人格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创建更高层次“标杆”院系为目标,发挥教师先锋模范作用,教学、学管全方位联动互动,紧密合作,共同培育校企合作共同体。15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珀莱雅“6·18年中大促”,展现了学院学子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成效。积极营造“雷锋故里学雷锋、积极担当重育人”的良好氛围,经济管理学院获评全国优秀教师、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楚怡名师、长沙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多项,教工支部荣获“全省样板党支部”。
三级融通,课程思政与专业建设融炼,塑造新商科人才职业素养
学院以各类竞赛及活动为载体,构建“三级融通”渐进式职业素养塑造模式,贯通“产业需求—专业学习—学职规划”,学院精心制定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方案,邀请企业导师讲授“开学第一课”,专业带头人开展“专业导航课”,辅导员开展学职规划课。贯通“学院—教师—课堂”。积极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 ,坚持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统一,打造具有商科特色的课程思政,组织开展 “视觉追锋”“三下乡”“红色假期”、助农直播、湖南文旅推荐及对口帮扶村镇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师生足迹遍布长沙、望城、浏阳、宁乡,累计服务时间逾6万小时,实现公益创业收入5万余元,打造沉浸式思政课堂,提升育人成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贯通“技能比赛—综合素养—企业需求”,校企开展应用型人才的综合职业素养教育,创新提出“校企共建职业文化”育人理念,把企业文化融入专业教育,融合职业规划教育,打造“职业化、专业化”的育人赛事平台,以学科赛事锻炼技能。近三年,师生获得国赛、省赛奖项160余项。
校企互通,人才培养与文化建设融合,打造新商科人才培养平台
经济管理学院电商技术与服务专业群精准对接湖南高端商贸服务产业,顺应行业新业态,贯通“学院—专业—行业”,当前与多家本地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源融、犀牛、湘滨农产品有限公司、星火科技等多家企业合作过程中,用宝贵的实战经验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联合开发校企双元合作新形态教材《网店客服》,校企合作持续深化,有效解决学院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间的供需匹配失衡问题。
资源共享,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融汇,打通新商科人才需求壁垒
创新推行校内课堂、网上课堂和企业课堂“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校内课堂教授基本理论、完成项目教学、教师答疑解惑;网上课堂传授基本知识、促进拓展学习;企业课堂完成综合技能训练,提升实践能力。通过搭建智慧学习平台,实现“三个课堂”资源共享,建立师生互动、企业深度参与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程实训,把课堂搬到企业,把真岗实践与专业学习合为一体,企业提供一对一岗位带训导师和专属班主任,并根据不同专业岗位的培养计划,实施跟踪指导、集中复盘,有效提升了就业质量。
经济管理学院通过深入创新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在新商科人才的培育根基、职业素养、平台打造等方面成效显著。一直以来,湖南信息职院以开放、务实之姿,紧跟产业发展,不断探索产校企合作新模式、新路径,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为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责编:谢 振 华
一审:黄爱民
二审:印奕帆
三审:石伟
来源:华声在线